安阳>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一片甲骨的“逆袭”之路

2019-10-18 08:16 | 大河报

核心提示:从起初的几个人探索,到如今成千上万人研究。从散落的单字词语,到成为系统的学科。从国内的冷门,到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甲骨“绝学”,它将中国有史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游客在殷墟博物馆参观车马坑。 记者 邓放 摄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购买文创产品。 记者 邓放 摄

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层北区的四方形玻璃展台中,静卧着一片手掌大小的椭圆形甲骨。

自1899年被发现以来,它的身份不断变化:起初,是止血消肿的中药;之后,是震惊天下的文物;再后来,是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现在,又是亮丽的城市名片。

一片甲骨,不仅记录着3000多年前的风土人物,也述说着古老中国的风雨历程。

一味治病的中药

1881年前后,安阳小屯村的村民经常在村北田间挖出兽骨残片。当地的剃头匠李成发现,把这些骨片磨成细粉,涂抹在伤口上,有止血消肿的功效。

有人告诉他,这是中药“龙骨”。于是,他以每斤六文钱的价格,把“龙骨”卖到药铺,或将其磨成粉,唤作“刀尖药”,到集市上售卖。

见李成卖药发了财,其他村民也开始收集“龙骨”。再后来,每到农闲,小屯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去地里挖“龙骨”。药贩子不喜欢带字的骨片,村民们就把文字刮掉,刮不净的骨片,都扔到了枯井里。就这样,大批甲骨被卖给当地药材商,又被运到河北和北京的中药市场。

专家表示,目前存世的甲骨文约15万片,几乎都出土于1899年之后。在此之前,无数珍贵的甲骨被磨成药粉、熬成汤药,撒在伤口上、灌入肚肠中。

一片珍贵的文物

1899年,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带着一批有字甲骨来到北京,请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鉴定。王懿荣发现,这些字符并非信笔涂鸦,而是一种比金文更古老的书体,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此后,甲骨文在京津地区的收藏界逐渐走俏,价格也水涨船高,直至“每字酬以价银二两五钱”。

收藏界的追捧并没有给甲骨文带来好运。20世纪初,在古董商的怂恿下,村民们在田间搭起席棚、架起炉灶,日夜不休,把挖出的甲骨扎成捆、装上车,运到京津。那情形,与掘墓盗宝无异。

1928年,考古学者董作宾率领考古团队,在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而且终止了大规模的私挖滥掘。

如今,国内共收藏甲骨文13万片左右,还有约2.67万片流落海外。其中,绝大多数都流失于战乱时期。

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

在商贩眼中,甲骨文是待价而沽的文物;在学者看来,甲骨文是鲜活的文化符号。

作为文化符号,甲骨文能连起文献与考古史料。王国维曾对照《史记》,从甲骨卜辞所刻的200多个地名中,找到了亳、雍、曹、杞等8个地名,还纠正了司马迁对“三报”世系的排列次序。“甲骨文被发现后,商代史研究才有了坚实的考古基础。”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于成龙说。

作为文化符号,甲骨文是重要的考古教育资源。2019年9月19日,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据介绍,该项目以甲骨文考古研究为基础,用交互动漫来模拟商代的战争、祭祀等场景,使考古课更加生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表示,未来的甲骨文研究会进一步符号化,“我们将扫描甲骨片的数据,建立可视化模型,方便科研和教学”。

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如今,甲骨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安阳人的公共生活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层的文创商店内,含有甲骨文元素的扑克牌、冰箱贴、钥匙扣、杯垫等商品琳琅满目。若有游客驻足,工作人员便一一介绍各种产品的文化渊源。

每逢周末,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如期开班。30多个小朋友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聆听老师讲述“一字一世界”的甲骨故事。

“在安阳,小到钥匙扣、银行卡,大到广场、高铁站,都有甲骨文的影子。”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付强说,安阳市还谋划拍摄电影《甲骨文》。

一片甲骨文,半部近代史。从一味中药到罗王之学,从文化符号到城市名片,120年来,殷都甲骨一路“逆袭”,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记者任国战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之甜)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