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屏>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疑龙门石窟佛首现身纽约 如何能让早回归?

2018-09-18 10:16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针对“苏富比拍卖行秋季拍卖会发现疑似龙门石窟1720窟失窃佛首”一事,洛阳石窟研究院数度发声,如确属龙门石窟系被盗卖佛首,希望能早日回归。

出现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图录上的佛首。

中国搜索郑州9月18日讯 近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苏富比拍卖行秋季拍卖会发现疑似龙门石窟1720窟失窃佛首”一事持续发酵。目前,国家文物局已介入此事。洛阳石窟研究院也数度发声,如确属龙门石窟系被盗卖佛首,希望能早日回归。

起因:纽约拍卖会一佛首引关注

根据苏富比拍卖会图录显示,该佛首石雕被断代为唐代,高约70厘米,预估价达200万到300万美元,是此次专场拍卖会上预估价最高的一件拍品。法国通运公司1955年将此佛首拍卖后,它便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时隔60多年,却被冠以“琼肯家族私人藏品”,又一次被拍卖。

有网友从日本人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的一本合著(简称合著)中找到这尊佛首的图片。日本汉传佛教研究学者关野贞曾在1906年到1916年到龙门石窟考察,又于1920年到1928年与常盘大定一同再次到中国考察。他们于1941年合著的这本书收录了这尊佛首的图片。书中标注,包含这尊佛首的佛像出自龙门石窟西山极南洞,但网友求证发现,这尊佛首其实出自古阳洞南侧的1720窟。

据记载,这尊佛首在1955年曾出现在通运公司纽约的拍卖图录上。这家位于巴黎的公司是清代驻法商务参赞张静江于1903年创办的,当时一个叫卢芹斋的人是他的随从。后来,卢芹斋成为贩卖龙门石窟雕像的古董商,与美国博物馆研究员和亚洲艺术收藏家长期保持着互相利用的关系,但《卢芹斋传》一书提到,在1949年之后,卢芹斋的文物贩卖生意就结束了。因此,有网友推测,这尊佛首流失的时间范围在1920年至1949年。

苏富比拍卖会图录的佛首石雕(右)与龙门石窟 1720 窟历史照片中的佛首(左)诸多细节相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 拍品与龙门石窟老照片多处吻合

无论苏富比拍卖会上所现佛首是不是龙门石窟1720窟之物,现存1720窟的这尊佛像确实失去了佛首。

9月14日,洛阳晚报记者来到龙门石窟,在西山找到了1720窟。该窟位于极南洞北侧、古阳洞南侧的一段栈道下方,是龙门石窟唐代洞窟中较大的一窟,但因未明确标注,游客很难注意到它。

根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720窟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段山崖,洞窟下距山脚步游道十余米高。该窟为唐代洞窟,圆拱形窟门,窟内马蹄形平面,穹隆顶。窟内高455厘米、宽467厘米、进深450厘米。窟内三壁设坛,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窟门外两侧造二力士。正壁主佛通高约290厘米,其中座高115厘米、基坛高65厘米。窟内壁面还有晚期补凿的唐代小龛多个、三座小型浮雕佛塔等。所以民间对此窟还有一个别称——三塔洞。

网上爆料文章认为,拍卖会上的那尊佛首就是该窟主佛的佛首。

那么,这尊佛首是如何出现在美国的拍卖会上的呢?二十世纪初,一批日本和西方学者来龙门石窟调查,他们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后来成为盗贼来中国“寻宝”的“介绍信”和“说明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龙门石窟遭受盗凿最严重的时期,《帝后礼佛图》就是在那时流失的。

而据苏富比拍卖行图录记载,这尊疑似1720窟的佛首最早来源于法国通运公司,1955年通运公司的图录就显示了这尊佛首的存在。法国通运公司是由时任中国驻法商务参赞张静江于1903年在巴黎开办,其公司经营中国生丝、茶叶及古董。张静江凭借家族的经商传统和自己在古玩字画方面的知识,迅速在中法贸易中积累财富,又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设立了分公司。

而跟随张静江的,就有号称史上最知名的亚洲文物商卢芹斋。据《卢芹斋传》记载,辛亥革命后卢芹斋回国,将全国范围内的奇珍异宝低价收购,然后经上海港输送到巴黎、纽约等地贩卖。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自民国初至1949年不到40年的时间里,经由他手流入外国的文物就在50万件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足可以完整见证中国5000年历史的全过程。”

卢芹斋的文物贩卖生意最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彻底结束。据分析,像1720窟这么大体量的佛首如果在1949年以后出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1720窟佛首可能的丢失时间为1920年至1949年。而这一段时间,正好涵盖了龙门石窟历史上最疯狂的破坏时期(1918年~1935年)。

该负责人表示,龙门石窟确实存在不少佛像头部缺失的情况,原因包括古代的一些“灭佛”运动导致的佛像破坏、长期的风化过程致使不少佛像头部受损。“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晚清到民国期间,大量的文物盗窃者将佛头盗走导致的。”

三塔洞正壁主尊现状。 龙门石窟研究院 供图

回应 龙门石窟研究院称如确系望被盗佛首早回归

针对此事,苏富比拍卖公司9月14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作出回应称:“直到我们的拍卖品图录出版之后,我们才注意到雕像的一个画面和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一名日本摄影师在洛阳罗门石窟拍到的照片非常相似。”

苏富比拍卖公司表示,经过苏富比与雕像的拥有者、琼肯家族的讨论,最终双方决定将该拍品撤出9月12日的专场拍卖,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审视各种可行的方案。

9月17日,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负责人对大河报记者表示,如果此次苏富比拍卖的佛首就是出自1720窟的佛像的话,以该佛首石雕70厘米高的大小,属于龙门石窟被盗佛首中“比较大的”。“这尊佛首因为是私人藏品,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借着这次拍卖,我们未来会持续关注这尊佛首的情况。我们也希望,包括1720窟佛首在内的众多龙门石窟流散文物,能够早日回归到龙门石窟中。

龙门石窟流失海外文物回归早有先例。早在2001年4月19日,在国家文物局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的“加拿大政府送还中国龙门石窟浮雕交接仪式”上,加拿大国立艺术馆将龙门石窟东山看经寺的一尊罗汉浮雕无偿归还龙门石窟,这也是首件海外归还我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被盗的文物。

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的高树龛佛首等7件佛造像回国。2005年10月22日是龙门石窟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从这里流失到海外近百年的7件佛造像,终于回到故乡。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现身纽约 文物海外追索难在何处?

《支那文化史迹》中的佛像照片和龙门石窟1720窟现状

尴尬 文物流失海外为何难“回家”?

近年来,中国在流失文物海外追索上不遗余力,但却面临重重阻碍。此次现身的疑似龙门石窟佛首的未来命运殊难预料。

上海大学教授陈文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问题的研究。在他的专著《流失海外的国宝》一书中这样表述,中国流失海外文物主要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者斯坦因、斯文·赫定、伯希和等人打着“文化考察”“地理探险”的幌子,对西北地区的敦煌石窟、壁画和古文化遗址进行肆意盗窃和非法挖掘。二是战争劫掠流失出境的。例如,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的野蛮掠夺和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对皇室珍宝的疯狂劫掠;日军侵华战争给我国的文化遗产带来的浩劫。三是国内不法分子盗窃盗掘与古董商非法贩运出境的。例如,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溥仪携大量珍贵的宫廷藏品北上,途中的变卖加上在伪满皇宫中被士兵哄抢致使1200余件宫廷文物精品绝大部分流失海外,举不胜举。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有关追索失窃或走私文物的公约主要是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罗马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但具体如何执行,国际上说法还并不是很统一,目前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民族主义,主张凡通过战争、掠夺等手段取得外国文物,均应当归还原属国。中国持此立场。另一种是全球主义,主张文物不应归还原属国。

2002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8家欧美博物馆曾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

《声明》表示:“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不管是通过购买还是礼品交换等方式,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此,也导致了现今国际上关于文物返回的问题主要采取的还是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磋商和协商,努力促成持有人无偿捐赠,这也是为何文物的海外追索工作十分复杂而艰难的原因。

龙门石窟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文物追回是一个繁琐漫长的过程,龙门石窟方面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推动事件进展。

也有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强在追讨流散文物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尽早促成更多流散文物的回归。

 [CAHTAG3;34]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