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出土遗物场景
明青花夔龙纹瓷盘
前厅房蹲兽
7月10日,记者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开封市城隍庙街附近发掘的明代建筑遗址确认为明代永宁王府遗址。这是开封第一次全面发掘揭露明代郡王府的原始面貌,对研究中国明代郡王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据史书记载,为稳固统治全国,明王朝对宗室人员实行分封制,自洪武九年开始,朱元璋将诸皇子分封于各地,其第五子朱橚[sù]为周藩的始封王,封地在河南开封。永宁王为周藩郡王,第一代永宁王朱有光为朱橚庶六子,封于永乐元年(1403年)。这支系共历八代,在开封生活延续了196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久攻不下,决开黄河堤灌城,将整座城市淤埋封存于地下,永宁王府也随之淹没。
数百年后,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昔日繁华的永宁王府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永宁王府遗址位于开封市城隍庙街中段路西,遗址所在区域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在明清时期曾先后建有明代永宁王府、清代大道宫、清代按察司署等。”此次考古发掘项目队长、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三营说,去年7月在配合开封市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该遗址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一开始,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青花瓷、紫砂茶壶、庙宇里的香炉、道观里的石碑等。“后来我们相继发现了绿釉龙纹瓦当和滴水,只有那种规格比较高的建筑物才会用到。”王三营说,“之后陆续发掘出来的各种遗迹似乎都将这座大殿指向王府建筑,直到出土了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昭代贤宗’木匾额1块,为最终确定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那么,明代郡王府是怎样的存在?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整体布局是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三进院落,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南北通长约122米,宽约42米。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布局明晰,每栋主体建筑之间沿中轴线有踏道或甬道相连,前厅房与后厅房均有附属的东西厢房。此外,还有后花园,花园内有假山、池塘等,透露出王府的昔日辉煌。
截至目前,该遗址完成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明代陶、瓷器,石、铜、锡、琉璃、木、骨等各类遗物1000余件(套),遗物性质主要为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
专家认为,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规模宏大、规格等级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明代郡王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此次发掘,抢救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标本;遗址内出土的建筑构件和具有确切年代的遗物为研究明代晚期的文物特征提供了难得的标本材料。(记者温小娟)
原标题:开封发现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第一次全面发掘揭露明代郡王府的原始面貌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