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屏>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记者,记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2018-11-08 15:43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时间会区分泡沫与岩石,真心与假话。写好每一篇稿子,打捞每一个沉没的真相,重申每一个散落的常识,便是对自己的致敬。

2018年11月8日,中国第19个记者节。或许你已经忘了、也或许你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节日。对记者来说,这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

此刻,小编特意做了一个专辑,向每一位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本文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网)

新华时评致记者:愿你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谁能如此幸运,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漫步含英咀华?谁能如此坚守,在社会变迁中记录人间百态?谁又能如此执着,立于时代潮头拨开迷雾探明暗礁?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向你和你的坚守致敬!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烽火硝烟中“红色中华”电波凝聚战斗必胜的信心,枪林弹雨中抢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乡间地头写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雁翎队一起战斗,伴登山队勇攀珠峰……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奏响时代凯歌靠的是什么?

惟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时代的记录者亦被时代所记录。就在2018年,世象纷杂中传递中国声音、宣示中国立场;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小岗风云、探索改革开放新逻辑;长春疫苗事件中追寻真相,推动相关制度完善……每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记者们从世界各地传递或悲或喜的讯息,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执简以往的行囊风尘仆仆,再添荣光。

节日,是对荣光的铭记,也是对使命的呼唤。毋庸讳言,变革中的媒体业态给新闻带来极大挑战,信息资讯极大丰富的同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的难以避免?哗众取宠动辄引发“爆款”,客观真实、不入俗流真就成了稀缺品质?“后真相”时代记者何以立足,新闻何以为历史“留痕”?时代给记录者发出新的考卷。

著名新闻人范长江说过:“似乎很神秘的新闻记者职业,还是把最平凡的人格问题,做成了根本的第一信条。”换句话说,做新闻最重要的不在于“术”的技巧变换,而在于“道”的价值坚守。尽管技术与资本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业态,人们依然致敬责任与使命。世道沧桑,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守正创新才是真正的“爆款”。

本领并非一天练就,所谓“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不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踏遍时代的沃土,怎能走出微观真实抵达宏观真实?不突破重围追寻真相,怎能于青蘋之末发现大势所向,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

荣耀标注过往,使命昭示未来。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忠诚、责任、担当,仍将是新闻记者最深刻的烙印。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愿与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勉:铁肩道义,妙笔文章;情深且长,无愧荣光!

人民日报:做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人

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书写多少沧桑故事。回溯既往,一直在记录这一伟大时代变迁的新闻工作者,为人们留下了什么?旧报新读、名篇重读,别有一番意味。

品读名篇佳作,我们深深感受到: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在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也正因此,它们赢得了读者、收获了认同,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重读一篇篇闪烁着时代光彩、仍有情感余温的新闻作品,令人心潮澎湃;重温一个个历经艰辛、追求精品的创作故事,让人久久回味。当新闻人成功记录了历史瞬间、写下了时代华章,相关作品也因此带有温度,成为标注时代的坐标。可以说,记者,既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历史的书写者,更是改革的行动派。新闻工作者记录改革足迹、推动时代进步,也在新闻事业的变革创新中,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光荣。

时间沉淀了一篇篇精品力作,也映照着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高尚情操。透过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往往拥有强大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他们经常在现场、在基层、在路上,始终奔忙在第一线,热爱采访交流,喜欢蹲点调研。他们眼中有故事,目光独到、善于发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们脑中有政治、心中有大局,在大时代的舞台上,用观察与思考诠释坚定信仰、赤胆忠诚。他们笔下有乾坤、笔端带真情,以清新的文风、鲜活的表达,赢得了无数读者。

事实证明,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不仅有“一日之辉煌”,而且经得起历史检验,可谓有回响的空谷足音。这启示我们,与时代共奋进、出精品出人才,永远是新闻界的责任与担当。始终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自觉涵养高素质、全媒型、复合型的真本领,坚持求真求实、创新创造的价值追求,我们才能无愧于新闻记者的称谓,也才能诠释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内涵。

奋进新时代,民族复兴正在激荡新气象,改革开放正在开启新征程,媒体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锐意改革创新、壮大主流舆论、弘扬中华文化,是新闻人的光荣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是新闻人的时代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心声。

澎湃:做时间的朋友

今天,我们迎来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这是一个变化每天都在发生的时代,但每一个记者节强调的都是不变与坚守的价值。

有人问,移动互联网给每个人发了一个麦克风,记者还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没礼貌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有厨房灶台,但没人怀疑厨师的意义。驾照日渐成为全民标配,但司机并没有失业。

记者这个行当,用最直白的说法就是职业记录者。其卑微与伟大,皆在于此,文明因为记录而得以延长。

当然也有人好奇,人工智能会不会把记者淘汰,就像自动驾驶会不会消灭司机。至少从目前看,记者们有理由保持乐观。UGC、机器分发、推荐算法、大数据、10万+,这些新名词和新风向已经越来越不新了,但多年的技术流轰炸却没有摧毁而是凸显了记者的意义。

人们终将明白,技术可以实现从1到100,却无法实现从0到1。因为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去年11月,澎湃新闻发布“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巯嘌呤片短缺”的系列调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之后“生命之药”不再断货。记者笔端磅礴的力量,正是源于对人的价值的珍视,这是冰冷的算法不能取代的。

这是一个大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历史也正在发生,港珠澳大桥、进口博览会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种种举措,都会经记者的笔端进入时间的长廊。

这是一个动时代。越来越多的热点从舆论场发源,推动积弊的清理,错误的纠正,缺漏的弥补。在舆论与相关机构之间,新闻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我们负责接力、查证、反馈,帮助形成良性循环。因为总有人负责激动,也要有人负责冷静。

这是一个微时代。众声喧哗之时,更要有人听到弱者的无声呼喊。不使一个人掉队,是社会的承诺,也是记者的职责。记者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巨人安泰俄斯,只有双脚不离地面才是有力量的。如果说有什么冠冕,也只有泥土里能够寻得。

记录者不必叹息,不必怅惘,因为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时间会区分泡沫与岩石,真心与假话。写好每一篇稿子,打捞每一个沉没的真相,重申每一个散落的常识,便是对自己的致敬。

新京报:光在,亮在,人在

正如唯有爱不可辜负,唯有时间不会爽约。在2018年11月8日这一天,我们迎来第19个记者节。

在时间的河面下,此时与彼时似乎没太大差别,它们终将化为“昨天,今天,明天”;但在意义的维度上,这个日子却又如此不同,因为——她是记者的节日。

庆祝记者节,不是庆祝一个空洞的节点,不是对着某个职业胡乱感怀。当媒体大环境呈现前所未有之变局,传统媒体于夹缝中转型,新媒体千帆竞发,媒体边界扩充,记者涵义拓延,如何庆祝记者节,注定会被打量被凝视。

今昔对照,总会让记者节被悲情化渲染笼罩——时在变事也在变,如记者收入不再优厚,社会地位不再那么崇高,“无冕之王”的称呼,也像是顾影之后的自我慰藉。

这些是事实,但未免有些离题:我们庆祝记者节,庆祝的究竟是什么?或有致敬,或为打捞认同,但最终一定指向新闻专业主义的鞭策——记者真正的尊严,本源于斯。

专业娴熟的操作手法,厚积薄发的知识积累,是对每个记者最基础的专业要求。尤其是在自媒体蜂拥而起的今天,“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似乎总被提及,“媒体”的概念与格局正在发生大变革,新闻专业主义显得愈发稀缺与重要。

数据显示,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自媒体上的内容创作者亦高达千万。很多自媒体不是专业媒体,写作者也并非正规记者,但他们也在场,也在记录事实、臧否时事、索引真相。

但在媒体发展的转型期,新媒体鱼龙混杂,传统机构媒体也遭遇挑战:新技术驱动之下,媒体生存环境突变,新闻生产周期骤然缩短,机遇与风险并存,探索与迷茫兼有,所以记者们难免心浮气躁,或心猿意马,如何安身立命,萦绕于心头。

这样的光景之下,记者该怎么抉择,又该坚守些什么?

不必赘言,无需隐匿,该抉择的,该坚守的,仍是新闻专业主义——自媒体的内容创业者不是“持证”记者,但要拿稳手中的键盘,以传递事实、表达真实为担当;传统机构媒体记者,或许若有所思,或许有过动摇,但同样应心怀理想与追求,以专业与良知撑起社会脊梁。

可能每一个记者都有过梦圆的欢欣,也有过梦碎的痛苦,一个真记者,从来不会因为一时之变放弃对专业主义的坚守。而有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加持,不论是传统媒体记者,还是自媒体的内容创作者,都能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光和热。

世界永远在变,记者总在热点之上颠簸,但记者之所以为记者,就在于其始终以赤子之心,扛起新闻专业主义,勾勒真相、描摹正义。时间会给记者以尊严,但这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必也涂抹着新闻专业主义的油彩。

在舆情混沌的当下,做新闻做内容,无法免于质疑与攻讦,但时间会为一切丈量,被文字或镜头背书的事实真相,也会为记录者背书。这便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

在变局中坚守,在坚守中秉持公义,记者身上的光亮,将永不褪色。

中国网:记者节,重温初心再出发

第19个记者节如约而至,这是属于记者的节日,属于每名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置身于新时代,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肩负更光荣的使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更有动力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

过记者节,这是重温初心的节点,也是自我观照的节点。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话同样适用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担得起重任,更有能力完成任务。

过记者节,这是重温责任的节点,也是自我省思的节点。很多年前,新闻界老前辈郭超人说过,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时至今日,这话仍有生命力,就在于它道出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责任,提醒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敬畏。身为记者,即使文笔再好,但道德败坏,不时颠倒黑白,弄虚作假,这样的记者不仅不称职,还该被逐出新闻行业,乃至受到法律制裁。

诚如郭超人所称,选择做记者,就是选择了奔走和忙碌,选择了勇敢和责任,选择了为别人做嫁衣,为历史做记录。无论何时何地,责任不可丢弃,操守不可废置。

过记者节,这是昂扬正义的节点,也是自我砥砺的节点。无论做什么领域的记者,都应该有正义感,善用监督利器。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相关条例明确规定的,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可见,在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报道鞭笞假恶丑,是记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

对于记者来说,既不能把监督当成寻租工具,也不能丧失监督热情,或者该监督而不监督。就目前而言,一些企业和机构排斥监督。前不久媒体披露一个案例,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做了报道,结果采写报道的记者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的管理员移出了微信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该记者任何微信。随后,浙江日报刊文质疑:面对正常的舆论监督,却持有这样一颗“玻璃心”,又该如何面对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承诺呢?

正常的社会离不了舆论监督,更不能把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对立起来。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对此,包括西湖景区管委会在内所有排斥舆论监督的机构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应该欢迎舆论监督,支持舆论监督,配合记者落实舆论监督。

“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我辈的责任,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其实,对于每名新闻工作者来说,记者节只是365天中的普通一天。这天,仍有人采访,仍有人写稿,也仍有人拍摄和编辑,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在用实际行动向节日致敬,也是用满腔热情书写梦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我们就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新时代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为社会前行发挥应有的作用。(王石川)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