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行走大运河|浚县泥咕咕:运河千年咕咕鸣

2020-10-22 09:51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10月21日,“行走大运河”采访团抵达鹤壁市浚县西杨玘村,一路走一路看,不惜脚力、锻炼眼力、开动脑力、提升笔力,认真倾听并讲述发生在大运河河畔的故事。

杨玘村名片:泥咕咕

“咕咕,咕咕,咕咕……”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手艺传承人憨刀站在一排展览作品前,又一次吹响了造型古朴、夸张别致的泥咕咕。10月21日,“行走大运河”采访团来浚县西杨玘村,一路走一路看,认真倾听并讲述发生在大运河畔的故事。

憨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自2002年始参加全国各类大型艺术展览,并获大奖20余次。他说,小时候,村里的人几乎都会捏泥咕咕,所以他从六七岁开始接触这种民俗工艺。运河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年秋收之后,全村的人就地取材,开始储备黄胶泥。入冬后,天气转凉,全家人便在家制作泥咕咕。到正月初一浚县庙会的时候,村民拿着捏好的泥咕咕去卖,即使每天最多只能卖个一两块钱,也很知足。

憨刀说,泥咕咕能发展,多亏了最近这几年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泥塑能有长足的发展,最大的载体就是泥咕咕。以前,他也出去打过几年工,但始终割舍不了对泥咕咕的留恋,于是回到家乡重拾手艺,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泥咕咕,并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憨刀在讲解泥咕咕发展历程

在泥塑制作现场,记者看到,刚刚捏制而成的泥咕咕雏形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圆润可爱,形象逼真;而那些经过七百多度高温烧制而成的泥咕咕,在手艺人的画笔下变得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负责绘画的张秀红告诉记者,自己做泥咕咕已有十余年,对制作的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现在则主要负责绘画。泥咕咕背上的花纹主要是花,颜色大都以黑色为底色,辅之蓝绿红白黄,色彩鲜明,极具特色。

张秀红说,现在长期在这里(泥塑合作社)工作的人有十几个,其他村民只是在农闲的时候来帮工。工资计件付,个头稍大点的泥咕咕每天能做三四个,个头稍小点的一天能加工四五十个,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这在当地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秀红为泥咕咕上色

浚县泥咕咕作为中原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传承发展,在题材、造型、用色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征。作为泥咕咕的集中产地,杨玘村被授予“中国泥塑第一村”“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如今,泥咕咕已成为提高沿河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新引擎。杨玘村泥咕咕文创产业股份合作社正在与浚县古城、大伾山风景区联合,大力发展泥塑体验游、研学游等项目,努力打造中国特色泥塑文化村,让“泥咕咕”成为浚县文化旅游的新名片,成为大运河文化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帅娟 文/图)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