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昔日愚公移王屋 今朝产业“造血”拔穷根

2020-08-10 08:51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相传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仲夏时节,在地处王屋山深处的下冶镇吴村和石槽村,丹参田紫花摇曳,辣椒地红绿相间,黄牛棚里哞声不断,加工厂内机器轰鸣。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相传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仲夏时节,在地处王屋山深处的下冶镇吴村和石槽村,丹参田紫花摇曳,辣椒地红绿相间,黄牛棚里哞声不断,加工厂内机器轰鸣。

六年前,两个村子还是省定贫困村,耕地分散、农业基础薄弱。在国家税务总局济源市税务局的对口帮扶下,当地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不断增强两村的“造血”功能,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目前,吴村、石槽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51户182人已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赵革命的“革命黄牛”品牌

“一头牛能卖2万元,一年下来净赚20万元那是绝对没问题。”算起自己这本“脱贫账”,曾经的吴村贫困户赵革命笑得合不拢嘴,如今的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2014年,身患重病、负债累累的赵革命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税务干部杨玉祥决心帮赵革命走出困境,协调为他申请贷款和补贴,手把手带着他迈出了养牛脱贫第一步。

实实在在的帮扶,点燃了赵革命的干劲。他整修养牛场,购进了20多头牛;承包了10多亩地种植小辣椒,购买了拖拉机等农机具。赵革命的养牛场规模越来越大,到今年6月,存栏量已有50多头,价值80万元。就这样,曾经的贫困户成了村里的养牛专业户。

今年“七一”前夕,赵革命光荣入党。赵革命和税务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商量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小规模养殖户,联合打造“革命黄牛”品牌,招收村民到牛场打工,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石头缝里长出脱贫“良药”

在吴村的260亩丹参种植基地里,杨玉祥拿着一株朱红色的丹参告诉记者:“按每亩平均收益3200元~4000元的行情,单这一项,贫困户户均增收就将有1万余元。”

吴村、石槽村地处王屋深山,石多土薄,种田全靠天。一直以来村民都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微薄。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驻村税务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发现两村土地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而丹参是中药材中销路较好的一种。

在税务部门的全力协调下,吴村、石槽村与天津天士力集团联合建立丹参种植示范基地,组织村民种植丹参,并负责收购与销售,给予每户每亩200元补助,直接带动27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以前从年头忙到年尾最多挣个1000块钱,现在我把责任田租给丹参种植基地,租金带补助一年能有1300块,如果自己种的话收入会更多。我媳妇目前还在基地打工,每个月都能收入1000多块钱。”吴村村民赵保全谈起家庭收入时特别高兴。

就业“直通车”开到家门口

“我主要加工粗一点的钢丝绳,17毫米,一根7块钱。我媳妇劲儿小,加工15毫米的钢丝绳,一根5.5元。一天下来,我俩大概能做40根,平均能挣200多块钱。”在自家空地上,石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浩、孙小连夫妇正熟练地加工钢丝索具,虽然天气炎热,但难挡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的干劲。

“去年,税务局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帮我们争取到这个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我们只需要出人,工具、劳保用品、原料都是公司派车定期配送。更重要的是工资一月一结,从不拖欠。”说到这儿,吴浩开心地笑了起来。

为帮助贫困群众就业,济源市税务局引导河南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为贫困户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带动济源下冶、王屋、邵原、承留、克井五镇253户困难农户增收10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扬叩石垦壤、久久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通过畜牧引种、壮大合作社经济、产业奖补等方式,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把王屋深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济源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振说。(济源市委宣传部供稿 中国税务报记者 胡冰 通讯员 张喆 程远方)

(原载于8月7日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