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爱亭(左)编写的村志被市档案馆收藏,工作人员向他颁发荣誉证书。
近日,网友“静静绽放”在朋友圈发消息说:“国庆假期回到老家,看到爷爷编写的村志已经印刷完成。借用爷爷的话,多少给后人留点文字,倍感欣慰,已经84岁的爷爷让我十分敬佩。”
网友“小小酒窝圆圆”:爷爷真厉害!为爷爷点赞!
网友“活成一束光”:家乡留下了每个人最初的美好回忆,有人能记录着家乡的变迁,真好。
网友“炸裂”:追根溯源,了解自己的村庄,会让村人更有使命感和动力。村志记录村子的发展,是几代人的财富。
10月10日,记者联系到了网友“静静绽放”。她告诉记者,她是召陵区召陵镇齐庄村人,在南京工作,国庆假期回家时,发现爷爷一直努力编写的村志付印成册了,这让她很是激动。“书中有村里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也有村庄发展史和族谱。看过村志,对村子更加了解了,既让人感慨眼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激励我努力奋斗,用自己的方式向先人致敬,向祖国致敬。”网友“静静绽放”说。
10月10日,记者采访了编写村志的84岁老人齐爱亭。他告诉记者,他2007年开始编写村志,为此他四处奔走找人核实或查阅资料求证,耗时10年,最终在2017年5月,整理出一本族谱《召陵齐氏族谱整理本》和一本《乡音村魂——召陵齐庄人物纪事》。
“我一直想把这两本书印刷出来,以便更好地保存。”齐爱亭说,他这个想法得到了本村人的支持。村支书齐顺才感念于老人为村子做出的贡献,自掏腰包给老人出了1万块钱,支持老人出书。从村子走出的、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齐新卷则主动帮老人校对、补充,并联系出版单位进行印刷。国庆前夕,齐爱亭老人整理的《召陵齐氏族谱整理本》和《乡音村魂——召陵齐庄人物纪事》合在一起印成的《召陵镇齐庄村志》终于问世。
“村子在不断发展,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和事被补充进来。”齐爱亭说,整理族谱、编写村志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后人的激励。
“主动编写村志的人不多,因为这不只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更需要对村庄有感情,老人十年来埋头写村志,可谓呕心沥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村志记录了村庄的发展变化,对村子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齐新卷说,他会继续帮老人将村志的完善工作做下去,在新时代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记者 陶小敏)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