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洛阳龙门石窟申遗二十周年 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2020-10-21 09:36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19日下午,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增进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和石窟研究领域的沟通交流。

19日下午,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增进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和石窟研究领域的沟通交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国家文物局督查司副司长刘大明、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邓超,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英民,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副局长贾连敏,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黄秒斌,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所长张小刚,洛阳市领导赵会生、魏险峰等参加开幕式。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致贺信。贺信指出,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石窟寺遗产的典型代表,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在增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进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在坚持保护、研究与传承弘扬相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手段,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保护好龙门石窟这一世界珍宝、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作出新贡献。 

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龙门石窟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年来,洛阳市始终坚守申遗承诺,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切实承担起对龙门石窟的保护职责,围绕确保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遗产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理念,把立法、规划作为龙门石窟保护的基础,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完成《龙门石窟区规划》《龙门石窟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启动《龙门园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规划引领确保龙门石窟整体科学发展。同时,洛阳市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全面提升龙门石窟片区保护研究和发展工作。 

在石窟保护方面,洛阳市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在石窟保护中的作用,相继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开展了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等合作,实施了擂鼓台区域、万佛洞区域、潜溪寺区域等的渗漏水治理,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共同研究解决微生物病害问题,与复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合作研发无机复合灌浆加固材料并成功运用于龙门石窟200多个洞窟。 

在文化研究方面,洛阳市开展了奉先寺遗址、香山寺遗址、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西山北坡僧人墓地等5处重要遗址近6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同时,加快建设“数字龙门”,完成近80%窟龛的数据采集,完成龙门最美观世音虚拟复原、海外回归高树龛佛首原真呈现、古阳洞佛龛3D打印、龙门石窟流散文物虚拟复位等多项国内首创或领先的数字修复项目。 

在文旅融合方面,洛阳市强化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河洛文化国际表达,培育石窟文化研学精品线路,策划了“龙门夜九章”等夜游项目,建成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努力提升龙门石窟大众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外,洛阳市坚持石窟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全面优化提升龙门石窟周边生态环境,结合“四河五渠”综合治理,新增绿化面积1.3万亩、游园1420亩、湿地4500亩,龙门周边生态品质不断提升。 

会上,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发布了奉先寺遗址、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香山寺遗址、西山北坡僧人墓地的考古发掘和瘗窟考古清理的新发现等6大保护研究成果。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志荣、龙门园区党工委书记李金乐还分别发布了龙门石窟保护、数字化应用和文旅融合等成果。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全国石窟寺遗产地管理机构,有关科研院所文化遗产、文物保护、考古、历史、宗教、艺术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等。

(中共洛阳市委网信办供稿 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李三旺 孙小蕊/文)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