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决胜2020 乡村振兴看河南】叶县:“重”招商 “巧”脱贫

2020-07-31 18:43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7月27日,“决胜2020 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平顶山市叶县龙泉乡,探访了叶县龙泉乡多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见证了一个“垫底”的贫困乡到“领跑”的精彩蝶变。

“龙泉乡多家企业扩大规模,等你报名”叮铃!记者手机微信上7月30日又上了一条来自叶县龙泉乡党委书记王志远的美篇推文,这是采访团走进龙泉乡后的第4天。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连日来,共收到王志远的微信推文有8篇,都是涉及乡村集体经济和企业发展的。

7月27日,“决胜2020 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平顶山市叶县龙泉乡,走进了绿筑菌业、圣蒂思木业、俊辰工贸、绿瑞农业、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探访了叶县龙泉乡多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见证了一个“垫底”的贫困乡到“领跑”的精彩蝶变。

叶县龙泉乡草厂村绿筑菌业有限公司的菇房全部为无菌生产车间。走进菇房,感觉和外界闷热的天气迥然不同,显得十分凉爽。这里没有经常见到的圆柱形食用菌基质,而是高3米左右分为六层的立体化育菇盘。“菇的生长期温度需要25摄氏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会影响蘑菇品质,我们刚刚更换了基料,再过20天就能长出新鲜的蘑菇了。”企业负责人说。

2017年7月,绿筑菌业有限公司作为叶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入驻龙泉乡草厂村。一期投资2600万元,建设12个菇房及动力机房等配套设施,从事食用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高效农业畜牧业技术推广应用、有机果蔬种植加工、菇肥转化应用等现代绿色农业,年产值1500万元。

如今,绿筑菌业不仅安排附近村民就业,还采用“土地流转挣租金、务工投劳挣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联营菇房挣现金”的思路,以多种形式带动群众增加收入。除此之外,该公司利用自身经营和市场优势,帮助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目前,龙泉乡政府已经与其达成协议,采用“政府+公司+合作社”形式,共同筹建菇房,村集体享受分红收益。按照有关协议,每个菇房政府出资20万元入股,绿筑菌业公司保证每个村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分红收入。

“龙泉乡共有34个行政村,除去光伏电站等集体经济覆盖的村,剩余28个村将全部与绿筑菌业合作发展集体经济。”龙泉乡党委书记王志远介绍,绿筑菌业为龙泉乡每个村盖一座菇房,以财政资金入股,每年享受分红,34个行政村将全部拥有集体经济收入。

在圣蒂思木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从“要我返乡投资”到“我要返乡投资”,人才回归形成一股潮流。十几名龙泉籍木门企业负责人近年先后将企业搬回龙泉,打造出一个“门业园区”。

叶县龙泉乡以在郑州开门厂者众多,有130多家,从业人员达万余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繁荣地方经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龙泉乡党委、乡政府开展亲情招商,2015年10月,在龙泉花园社区西侧建起返乡创业园,吸引在郑州开门厂的老板和农民工回乡创业。

龙泉乡返乡创业园规划一期占地200亩,二期占地300亩。乡政府前期为园区硬化了道路,接通了水、电,首批引回返乡创业企业14家,总投资2亿多元。园区企业可吸纳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同时,该乡在园区建立扶贫基地,优先为贫困户安排工作岗位、公益岗位,截至目前,已签订贫困群众就业协议130人,每人每年可增收近4000元。

生产出口家具的河南骏辰工贸公司2019年从厦门返迁龙泉乡,随之而来的是18家下游供应商也愿意一起返迁……

在龙泉乡大湾张村绿瑞农业种植基地,蔬菜、瓜果长势喜人。绿瑞农业占地面积860亩,主要种植广东菜心、芥蓝及上海青等高品质蔬菜,销往广东、深圳等沿海城市,通过当地批发商进行二次包装转销国外。

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指引和叶县各级领导的鼓励下,在外拼搏25年的张跃杰决定返乡创业,2018年,张跃杰在家乡注册成立了平顶山市绿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乡村两级积极帮助绿瑞农业公司协调土地,历经半年努力,依法流转了大湾张村4个村民组320户村民的860亩土地,按每亩800元的年租金进行流转使用。为了方便管理,张跃杰把土地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200多亩地,片区内的工人由专职管理人员安排干活,共吸纳了周边7个村130多人就业。

地处平原却连省道都不通,5万人口有1万多人弃家离乡外出谋生,这是叶县龙泉乡脱贫攻坚前的真实写照。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在龙泉乡三资办的集体资产清查表上,2017年前,表格上最多的数字就是“0”。全乡35个行政村,超过80%是集体经济空白村。而通过三年培育,截至目前,22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分红,年收益超过550万元。

三年多来,龙泉乡先后规划了食用菌生产、特色种植和制造加工3个产业园区,对接农村集体经济,资源互补节约利用,“大招商”大获丰收,全乡产业结构也快速调整。截至目前,龙泉乡已招引企业41家,包括全县仅有的两家村级出口企业,总投资14亿元,安排就业4000余人;带动全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4万余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60多家。

龙泉乡的蝶变历程,就是补齐人才、招商、产业、集体经济等短板弱项的探索和实践。龙泉乡着力抓好“五种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配强“当家人”、选准“带头人”、培优“联络人”、用好“驻村人”、精挑“监督人”。同时,龙泉乡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按照县委“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24字工作要求,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高宝)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