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马街书会:一场开在麦田里的盛宴

2020-01-13 17:28 | 国搜河南

核心提示:河南宝丰县马街村是全国传统村落,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传承了近800年的马街书会,如今依然释放着璀璨的光芒,傲居着全国最大书会的宝座。

马街书会盛况(新华社资料图)

正月十三,年味渐淡,有一个村庄的百亩麦田里,一场盛宴却刚刚拉开大幕。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无数的镜头就会聚焦在这里。不论阴晴雨雪,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的数千艺人负鼓抱琴,朝圣般向这里汇聚,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如潮水般地涌向这里赶赴盛会。这一天,绿油油的麦田霎时被人潮覆盖,空旷的田野顿时成宽阔的舞台,千座书棚,吹拉弹唱,丝竹檀板之声,如行云流水,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幅中国农村特有的浓郁的民情风俗画卷徐徐展开。

上演盛会的地方叫马街村,因而这个盛会就叫马街书会。马街村是全国传统村落,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传承了近800年的马街书会,如今依然释放着璀璨的光芒,傲居着全国最大书会的宝座。

马街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5公里,伏牛山东麓,西依山岭东临平原,古应河从村子东面和北面环绕而过,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就是在这条河边举行的。

相传,昆阳之战时,刘秀搬兵救昆阳,大军到此,巧遇河水暴涨。刘秀得村中老人指教,骑兵先渡,马如游龙,游水而过,取得战机,大获全胜。刘秀即皇帝位后,当地百姓就称此河段为“马渡河”。由于此地是古代宛洛要道,一些经商驼队、马帮往返于此,商贾渐增,店肆颇多,沿河发展成为街道,称“马渡街”,时间久了,就简称为马街。

这个古村, 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日这天,四面八方的说书艺人,三两结伴,四五成群,一大早就来到马街,以天为棚,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脸对脸,背靠背,打起竹板,拉起琴弦,南腔北调说唱起来。赶会的人流从四方涌来,呼朋引伴、扶老携幼、不绝于途。沿着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般向马街涌来。不多时,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河边荒野、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擦背,说的、唱的、听的、看的,还有写书谈价的,好不热闹。此时台上击鼓弄弦,弹拉说唱,台下击掌叫好,鼓劲加油,台上台下互动,说书者和听书者其乐融融,唱者自痴,听者自迷,一个马街书会让人“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读遍万卷书”。“以地为台道尽古今中外千年事,把天作幕唱完天南地北大奇观”,这是马街书会的真实写照。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千回百转,山高水长,天南地北的说唱艺人,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负鼓携琴,前呼后拥地向这块土地走来。从简板丝弦里,吹拉弹唱中,一笑一颦,一板一眼,一甩手、一投足,恣意驰骋,满台生风。就是这些艺人,把马街的名字刻在心里,追逐信念的脚步从未停下,永远铿锵。他们始终用生命诠释艺术的神秘。市井草根的马街书会,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纯净,质朴传神。这种最原始、最朴素的口头文化,以一种最世俗的方式,走过风雨,跨越千年,生生不息。

马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的寺庙,北有广严寺、火神庙,南有关帝庙、皇姑楼,西有秦皇庙、奶奶殿,寺庙文化十分活跃。旧时马街周围方圆百里,几乎村村都有火神社,活动频繁。尤其每年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这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敲锣打鼓给火神爷拜寿,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唱大戏,起庙会,而位于马街的火神庙是沙河、汝河流域众多村、镇火神庙的总庙。俗话说,有庙就有会,书会也就随庙会而生。

马街书会为全国三大书会之首。说起马街书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不过论起它的起因则众说不一。

一说是春秋时,应国大夫张舒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定居马街,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张公在一年的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他,便于每年的这天聚集马街,以曲怀友,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一说是东汉前,王莽撵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是日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纷纷相助汉军竞渡,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一说是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书会。

还有一说,元朝马街村有一个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演技精湛,德高望重,且门徒很多。有一年正月十三老人仙逝了,徒弟们都去悼念他,说了一天书,随后大家相约以后每逢此时都来说书纪念马先生。这样每年的正月十三,弟子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操鼓携琴,吹拉弹唱。年复一年,相沿成俗,就成了马街书会了。

马街地处伏牛山东麓丘陵地带,是古时南北大道上的重要集镇,过去一些肩挑小卖、商贾巨贩都从这条古道往返贩运,便于艺术的交流和各种信息的传播。

宝丰、鲁山、郏县、汝州、伊阳、卢氏等豫西南山区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唱元宵灯戏的传统。每年元宵佳节,城镇富豪及神社乡绅多请大戏班演唱,而乡村小户人家均请廉价的“弦子书”应景,而马街书会正值元宵节灯之前,也就为群众挑选灯书提供了市场,于是一年年到马街赶会的艺人也越来越多,逐步形成规模。马街也自然而然成为平原书会之处所。特别是宋、元、清时期一些文人、隐士,如宋代的大理学家程颢、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明末辅佐大顺政权的丞相牛金星、清代《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等久居于此。他们对马街书会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们漂泊四海,闯荡天下,自然成了书会的传播者,很多远方的艺人慕名而来。

马街的盛名,我在儿时就有所闻。那时经常听父亲说起过马街书会的盛况。父亲不识字,但是个听书迷,对河南坠子书他是百听不厌,所以每年的马街书会他是一定要去的。早年还没有汽车等代步工具,在父亲的青年时代,自行车也是很罕见的,父亲他们要去马街只有步行了。我家离马街有40多里路,父亲他们起个大五更才能在中午时分赶到,听了书就要摸了黑儿回家。

真正对马街书会有深刻感受还是在2015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这一天。这天艳阳高照,春风和煦。往年的这一天多有雨雪,赶会的人从会上走出免不了要带两腿泥。今年的这天是多年来难得的好天气,来的人就格外多。一进入宝丰境内,就感觉到了浓浓的书会氛围。不论是大道还是小道,全是车辆和行人。有坐着小车的,用坐着农用车和三轮车的,有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更多的是步行的。车排着长队,人挨着肩膀。性急的走上一会儿也就无奈了,只有随着车流、人流缓缓而行了。去赶会,又不是去抢炮,许多人是抱着悠闲的态度来赶会的,于是人们就在人流中说说笑笑地向马街涌去。这天的马街是人的海洋,是欢腾的海洋。

我是随着人流进入马街书会主会场的。主会场高高的舞台上,说书艺人竞相登场,南曲北调动人心肠。悠扬的琴声和韵味十足的说唱处处飘荡,河南坠子、大鼓书、山东琴书、湖北渔鼓、柳琴、凤阳花鼓等几十个艺术品种竞相上演,上百个说书场里唇枪舌剑,热闹非凡。这里又是写书拍书的场合,你看哪个艺人唱得好,就可以和艺人商量价钱后领回家唱几天,这样就把马街书会的欢乐气氛延续到了家里。如果有几个人争着请,那就要看谁出的价格高了。在马街,艺人在会上说唱,俗称“亮书”。约艺人说唱,则称为“写书”。“写书”如相亲,把中意的艺人请到家里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生意开张的是助助兴;起房盖屋的是图个吉利;娶媳嫁女的是图个体面。如果水准上乘内容好听,就会被人包场,这叫“写走”,这是对书艺水准的认可。对一个艺人的竞价过程则叫“拍书”,每年被“写走”,“拍价”最高的便是当年的“书状元”。 过去写走艺人的多是农户,现在连宝丰酒业集团、大地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加进来了,书状元说三天书的价值已达到了3万元。

郏县有个叫王书德的艺人,是马街书会连续多年的书状元。他从十几岁就赶马街书会,一直赶了几十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94岁的他,人走不动了,书也说不成了,就让儿子套了一辆驴车拉着自己到了会上,他含着热泪、带着笑容躺在车上听完了最后一场书。王书德外号“王结子”。他平时说话结结巴巴,和人交流时因为结巴得太厉害,有时不得不唱着和人说话。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说上书就特别流利,不论是说唱还是道白,你再也感觉不到他的结巴了。王书德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三年私塾,可他却成了卓有成就的民间艺人,提起王结子,在全河南省甚至于全国也是响当当的。他的词曲都是自编自演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特别是贴近当地生活的婆媳关系、孝敬父母等内容都被编进了词曲里,通俗易懂,很受当地群众喜欢。他编演的《十大英雄传》讲述的是当年刘邓大军解放豫西南的故事,当地群众百听不厌。王结子口、手、脚并用,能唱着曲儿拉着弦子,还能打着板子敲着鼓。他的一个眉眼、一个动作都能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语言诙谐风趣,唱腔高亢圆润。过年时好多人会跟着他跑几个村子听他说书。马街书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的魅力,正是因为有了像王书德这样根植于民间的艺人。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娱乐方式多了,好多文艺形式到了消亡的边缘,可马街书会还在传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马街书会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了一种民俗文化。真正来听书的可能老年人居多,其它人多是来凑热闹的,只要有凑热闹的人到场,马街书会就永远不会寂寥,说书的人就不会感到失落。

马街书会所以能延续不衰,还在于它摧不垮、压不断的韧性。如1967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初,破四旧(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旧观念)、立四新(新风俗、新习惯、新思想、新观念)时把书会当四旧来反,红卫兵把住路口不叫艺人去书会会场,艺人就在马街周围村庄说唱,赶会的人也分散到各处,书会分散进行。该年虽是这样,但再到来年正月十三马街书会时,艺人照样来,赶会的人一如既往去赶会。这种奇迹的出现,再次说明马街书会能延续数千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的神力所在。

1981年,因说唱《岳飞传》、《杨家将》走红千家万户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首次来到马街书会,会上说了一段《岳飞传》。方圆百里的群众汇聚马街,在大片的麦田里,踩着还未开化的积雪,人头攒动,争相来看刘兰芳。在书山艺海万头攒动的会场上,在场的80岁高龄的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曲协主席陶钝先生对人潮叠涌的场面感慨不已,即景赋诗曰:

马街竟艺溯源长,

负鼓携琴汇现场。

说古论今依旧事,

万人空巷看兰芳。

刘兰芳当时也赋诗一首:

隔山隔水不隔心,

中州大地尽知音,

志同道合干四化,

书亲地亲人更亲。

寥寥数言,是对这方热土的一腔深情,是对热土上的人民眷恋之情。39年过去了,这种深情愈来愈浓。

2019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三),当天上午,顶着大风,72岁的刘兰芳和丈夫王印权带领她的45名弟子“组团”来到马街书会现场亮书献艺,为来自全国的艺人们站台助阵。“马街书会的乡亲们,大家好,我是刘兰芳,我又回来了。”高亢的话语让全场欢声雷动。遥想当年,34岁的刘兰芳,风华正茂,神采飞扬,而如今,岁月如刀,华发染鬓,台上的刘兰芳依然字正腔圆,铿锵有力。

从第一次踏上马街起,刘兰芳就与马街书会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又一故乡。2006年,马街书会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刘兰芳被授予马街村荣誉村民。35年来,刘兰芳先后15次顶严寒、踏冬雪,千里迢迢“回娘家”,登台献艺,收徒传技。还捐款在宝丰影剧院东首处建了“兰芳书楼”,帮助宝丰县在马街村建设了“中华曲艺展览馆”。

1995年2月,当时82岁高龄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来到宝丰马街书会,一曲《重振山河待后生》高亢激昂的唱腔,谙熟熟的技巧赢得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喝彩声,观众为之倾倒。

由于马街书会名声远播,全国著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竞相赴会,姜昆、唐杰忠、牛群、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刘慧琴、徐玉兰等都在马街书会上留下过闪光的风采。

有这么多人来赶会,这书会就带上了河南农村特有的喧闹味。卖油条的、卖胡辣汤的,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最诱人的还是那卖牛肉汤、羊肉汤的。汤锅不是平时的锅而是杀猪锅,出奇的大。切出的牛头肉、羊头肉是薄薄的片儿,红的是牛肉、稍白的是羊肉,红白分明堆满了一案子,再看着大锅里咕嘟嘟冒出的热气,真让人眼谗。切肉的是专人,掌勺的也是专人,就这尝鲜的人还是排着长队,可见会场上的人是真多呀。

来赶会的艺人和来看戏的群众,加起来有20多万人吧,马街再大,毕竟是一个村,哪里盛得下这么多人啊!于是麦田就成了临时会场。麦田里拉一根绳就是一个停车场,停满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麦田里用布围了一个个圈子就成了一个个的厕所。这么多人践踏了自家的麦苗,那麦田的主人就不心疼吗?他们说现在这个季节的麦苗是不怕踩的,就是有点损失能换来大家的欢乐也是值得的。

马街人的厚道不仅体现在不怜惜自己的麦苗上,而且体现在对说书艺人的接待上。一场书会,最多时来的艺人有3000多,他们都是在马街每户人家免费吃住。为接待这些艺人们,各家各户割的肉比过年都多,平时舍不得盖的新被子也会拿出来让艺人们盖。过一次书会,哪家落脚的艺人越多,越说明这家人的人缘好。如果有那么一两家没有留住一个艺人,过后村里人也懒得搭理他。67岁的张满堂是马街书会的忠诚卫士,他是从小赶着书会、听着说书长大的,虽然他不会说书,但对说书艺术情有独钟。为了马街书会的传承,他成立了马街说书研究会,从2004年开始,张满堂骑着一辆摩托车在周边的鲁山、南召、宝丰、郏县等地调查了几百位说书艺人的生存情况,自费录制艺人们的说唱资料。他在自己家里拾掇出三四间房招待说书艺人,他对投奔他的艺人们承诺:“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有我住的就有你住的。”慢慢地,张满堂家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房间住不下了。2006年,张满堂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在自家责任田地里盖了12间瓦房,购买了床垫、被褥,每年可以容纳150人免费吃住。十几年来,为保护曲艺艺术,张满堂已经花去了几十万元。随着近年来政府保护曲艺的政策愈加完善,张满堂也领到了补助,终于不用再做“赔本生意”了。

2019年的正月十三,我又一次赶赴马街书会,在东北角一个舞台上,我看到上台表演的都是清一色的少年儿童,看他们充满童趣的说唱,再听听台下的喝彩声,不用担心马街书会还会不会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河南经济日报记者,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出版有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原乡》等。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