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接受河南广播电视台 《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节目专访

2020-09-14 09:25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9月13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节目播出《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样板》,邀请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就平顶山市推进医疗改革等话题进行探讨。

9月13日,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中)接受河南广播电视台《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节目专访。 余平摄

9月13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节目播出《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样板》,邀请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就平顶山市推进医疗改革等话题进行探讨。

节目中,周斌全面深入阐述了平顶山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推行的背景、采取的创新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河南广播电视台《对话中原》是河南卫视精心打造的一档时政类、新闻性、高端人物访谈节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深度报道。《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节目,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以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主持人三方对话交流的形式呈现。

访谈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开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对话中原》之“改革兴豫”系列访谈节目。一提到平顶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和尧山、汝瓷等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然而这几年,平顶山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不仅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也引起了全国很多地方的关注和赞赏。“互联网+医疗健康”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和信息,给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哪些方便和实惠,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探索需要研究和总结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嘉宾和我们共同探讨,他们是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节目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1】郏县是平顶山市辖的一个县,人口65万,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0余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村卫生室377个。“互联网+医疗健康”在郏县推广实施以来,向上可连接全国2700多家医院24万多名医生,向下与14家乡镇卫生院、377个村卫生室相连,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有效贯通。

近年来,平顶山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经过3年多的实践,有效缓解了平顶山市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农村健康保障薄弱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河南省委深改委肯定,被誉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平顶山模式。

主持人:我们从刚才这个短片中可以了解到,仅仅是一个郏县就实现了和全国2700多家医院24万多名优质医生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看病非常方便,也非常实惠。请周书记介绍一下,当初平顶山为什么要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这项改革工作?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人民健康,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医改作为改革“突破口”,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较弱,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比较突出,受诊疗条件的限制,农村老百姓想找专家看病,就要到县城甚至市区、外省,路途远、花费多。

我们调查后认为,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将会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于是决定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这项工作。2017年4月,平顶山市与微医集团合作,以郏县为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平台建设运营、区域医疗机构参与的模式,启动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主持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具体是怎么实施的,老百姓是怎么利用互联网看病、治病的呢?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我们在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中,立足于医疗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打造区域健康共同体。我们建立了智能分级诊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服务,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我们实行了智能家庭医生签约,建立了智能化医生工作站,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云巡诊车,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服务互动平台,在线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我们开通了就医“一卡通”,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群众持居民健康卡就可在市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告别了“一院一卡”时代。

主持人:刚才周书记谈了平顶山的改革亮点,请问陈教授,您对平顶山推广实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怎么看?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我对平顶山模式感受最深就是三个词:初心、远见、行动力。

首先说初心。我们发现,医改走在前面的地方,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关键看当地党委政府是不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不是能够挣脱利益集团的束缚,是不是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平顶山作为中部城市,却闯出了一条全国领先的医改之路,我觉得这就是初心。

其次是远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选择把医改作为改革突破口,又选择“互联网+”作为医改突破口,这两个突破口的选择就体现了远见。我们经常说,老百姓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只有找准了着力点,改革才能真正取得突破。当前我国基层的现实情况是:医疗资源比较缺乏,并且分布不均衡。怎么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分配?互联网就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选择“互联网+”作为医改突破口,也体现了远见。

第三是行动力。刚才周书记介绍的智能分诊平台、智能家庭医生、“便民一卡通”等,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推行过程中涉及打破部门藩篱、消除信息壁垒、突破旧有观念等一系列硬骨头,如果没有很强的行动力,改革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短片2】“村头接诊,云端看病”。随着平顶山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逐步推广,行驶在各县乡村的云巡诊车,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车轮上的智能医院”。云巡诊车上安装有生化分析仪、B超机、心电图机、健康一体机等基本医疗设备,定期入村为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7大项49小项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将数据同步传输到政府监管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和用户端三大平台,为签约群众提供动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主持人:从刚才的短片当中我们看到,“村头接诊,云端看病”这种模式中,云巡诊车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让老百姓在家里面就可以看病、治病,而且给他们最大程度地带来看病的实惠和便利。请问周书记,这项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大吗?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一服务模式,激活了基层医改,改善了就医环境,形成了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五个方面: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做到了“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解决了过去签而不约、约而无用的问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智能云巡诊车定期下乡进村入户,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体检服务,真正解决了过去“政府出钱、基层收钱、群众享受不到服务”的问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上,借助智能分级诊疗平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医联体服务上,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扭转了“倒三角”医疗服务格局。在健康扶贫上,对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化、标签化健康管理,实时掌握健康数据,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交谈我们知道,“互联网+医疗健康”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基层群众。今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这场改革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来讲,会起到什么样的推动和助力呢?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特别大。平顶山市未脱贫的群众中,有90%以上是因病、因残致贫的。所以做好“互联网+医疗健康”这项工作,从根子上拔掉“因病”这个致贫的“根”,就能有效保证脱贫攻坚健康顺利推进。

主持人:陈教授,其实通过前几天在平顶山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基层群众对平顶山所推行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这项改革是非常欢迎的。那么从全国范围来讲,您怎么看平顶山这项改革工作的发展趋势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我国的医疗服务有一个最大的短板,是资源的稀缺和结构的失衡并存,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基层群众的看病贵和看病难。而我们平顶山用相应的改革,尤其是刚刚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云巡诊车,来补这个短板,找准了痛点,消除掉痛点。就我们国内来说,“互联网+”被使用到了智慧诊疗、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药流通等领域,推动着这些领域向前发展。如果我们建立起一个智慧化的慢病管理平台,再配合现在最热门的穿戴式设备,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就极大地增强了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也相应提升了老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获得感。

【短片3】2019年以来,平顶山市创新思路,启动实施县域紧密型“健共体”建设工作,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打造责任共同体,建立完善县域“健共体”治理体系;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将乡镇卫生院作为成员单位,成立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加强县域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完善配套医保支付政策,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实施,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打包付费,按照“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医疗健康主体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主持人:周书记,刚才的短片中提到了一个词“健共体”,与我们常说到的“医共体”有什么不同?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这里的“健共体”就是“医疗健康共同体”。简单地说,“医”是在得了病以后我们干的事,“健”是把关口提前,从预防上出发去做事。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医防融合,从源头上加强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推动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打造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共同体,在县域内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养老等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主持人:陈教授对于平顶山的“健共体”建设有什么样的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我认为这个理念非常好。咱们既要注重做大蛋糕,又要注重合理地分配蛋糕。我们要争取在人事管理、薪酬管理、医保资金支付模式、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有新的改革突破,努力把“健共体”真正建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同时还能注重持续性的一种管理机制。

主持人:平顶山市在医改过程当中的综合监管上都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举措?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主要有两个创新点。一个是建立了信用监管机制,对评定出的信用优秀、合格、差三个等次的医疗机构,实行精准化监管、差异化管理,对信用优秀单位给予“绿色通行”,对信用差的单位严管重罚,目前已实现医疗行业全覆盖。另一个是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知道医疗机构的情况,发现违法行为在手机上就能举报和投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其实就最典型地体现了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医患关系、小病大治等等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怎么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是最重要的手段。平顶山的监管创新体现在把工作重心放在三个“信”上,就是信用、信任和信心。刚才周书记介绍了平顶山发动全社会来有效地监管医疗机构,这样就使得患者对医疗机构产生信任,有信任这个基础就可以解决像医患关系紧张、小病大治等问题,极大地节约医疗资源。在信用和信任都有了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社会各方面就会对政府的医疗管理体制产生坚定的信心,有了这个信心,政府现在遇到的医保资金、挤兑大医院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主持人: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白衣执甲”“临危不惧”“义无反顾”……这些照片就是平顶山市的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的真实记录。这场疫情对于平顶山市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来讲,应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100多亿元,重点打通三个环节:一是实现了村(社区)卫生室的全覆盖,二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三是建设了30多个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另外我们还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建立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豫西南分院,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新投入的市疾控中心实验大楼及一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我认为我们平顶山的医改今后的关键,就是改革思路要迭代升级,千万不能翻烧饼。刚刚周书记也讲到了,我们的投入很大。医改需要钱,但医改不仅仅需要钱,更重要的是需要坚持初心,其次是需要以改革提升效率。我们整体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现在我们希望老百姓少花钱、医生增收入、政府财政可持续,在总量盘子很难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只能内部挖潜,通过提质增效、杜绝浪费来做到这一点。我们平顶山所探索出来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其实就是实现提质增效的最好的手段。

主持人:“村头接诊,云端看病”,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智能分级诊疗、云巡诊车服务等一系列的医疗改革,让群众坐在家里就能够让大专家来看病。这不仅打通了区域内外医疗资源和技术应用通道,激活了基层医改和健康扶贫工作,更是成功打造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平顶山样板,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非常感谢二位做客我们今天的节目,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中共平顶山市委网信办供稿 平顶山日报记者 孙鹏飞/文)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