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三门峡仰韶文化考古新进展研讨会:仰韶文化考古前景灿烂

2019-12-30 08:47 | 大河报

核心提示:三门峡地区史前考古研讨会28日在三门峡市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总结展示近年来三门峡仰韶文化考古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并对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进行专家研讨交流。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三门峡仰韶文化考古新进展研讨会现场

书写文化之貌,探寻文明之源。12月28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中原文明化进程研究·三门峡地区史前考古研讨会在三门峡市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总结展示近年来三门峡仰韶文化考古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并对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进行专家研讨交流。

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

“大咖”齐聚共商仰韶文化考古新进展

当天,三门峡市天鹅湖国际大酒店函谷厅内高朋满座,史前考古知名专家、中原文明进程化研究项目专家、沿黄省区考古科研机构专家及相关高校史前考古研究教授等70余人齐聚一堂,讨论热烈。

现场,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庆志英首先向参会专家表示欢迎,并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大会,更是落实习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指示的重要举措。”庆志英说,今年以来,河南省市考古单位在三门峡地区进行了多项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新成果。灵宝盆地史前聚落调查,三门峡庙底沟、窑头,灵宝北阳平、五帝、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勘探,灵宝城烟、底董仰韶早期遗址的发掘等考古成果,都为仰韶文化及中原地区文明化早期进程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这次研讨会,可以说恰逢其时,为全省乃至全国仰韶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庆志英说。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贾连敏先后致辞。之后,各专家对三门峡地区考古调查钻探发掘成果进行系列汇报,展示了近年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与会专家与领导还对三门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真知灼见,对下一步三门峡市考古工作进程和中原文明化进程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12月29日,与会专家参观了仰韶村遗址及华夏文明长廊核心区成果展和庙底沟遗址公园。

大河报记者了解道,三门峡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以渑池仰韶村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由鸿蒙时代走向文明的曙光泛起时代,同时也是世界东方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2021年三门峡市将邀请全国考古学界人士共聚天鹅城,隆重纪念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此次会议召开也为“两个一百年”活动奠定了学术基础。

建言献策对今后三门峡地区的考古工作“大咖”有话说

12月28日下午,与会专家齐聚一堂,对上午汇报展示的三门峡地区考古调查钻探发掘新成果作以研讨总结,并对下一步三门峡市考古工作进程和中原文明化进程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献言献策。

“听了三门峡地区考古调查钻探发掘系列新成果,我觉得耳目一新,且意义重大。”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伯谦在会上对考古发掘新成果予以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有三个问题。一是城烟遗址我觉得很重要,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再发掘;二是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究竟是一个源头,还是两个?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三是建议工作中心还应放在仰韶文化中期阶段来发掘。”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教授张弛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今后还是要继续做调查,把调查材料做得更实,可以把我们年代划分得更细更清楚。同时,应继续挖掘大遗址,把遗址级别提上去,保护力度也就跟上了。”

之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委会秘书长李新伟,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戴向明等数十位专家也一一做了发言。

干货分享三门峡这些遗址考古有新进展

当天研讨会现场,与会专家们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考古新成果“干货”!其中包括灵宝盆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灵宝北阳平遗址等在内的三门峡8处遗址的勘探新进展。

一、灵宝盆地新石器时代遗址

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共235处,其中仰韶文化时期的152处,这些遗址按照时代进行划分可划分为360余处聚落。据数据分析显示:三门峡盆地各个聚落内都有自己的彩陶生产、制作体系,不存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统一生产、分配和流通的体制。

二、灵宝北阳平遗址

经系统性考古勘探,北阳平遗址发现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冲积沟、古河道、陶窑、道路、窖穴、早期墓葬和灰坑等。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规模基本明确,现存面积保守估测算约为70万平方米,是灵宝铸鼎原仰韶文化遗址群中面积最大的遗址,也是目前豫西灵宝地区面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

三、渑池仰韶村遗址

仰韶村遗址发现遗迹主要有环壕、南壕沟、北壕沟、房址、陶窑、墓葬和灰坑等,现存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渑池涧河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龙山文化时期遗存,前后延续时间达数千年之久,对于研究渑池涧河中上游地区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揭露史前社会文化发展面貌及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价值。

四、三门峡窑头遗址

勘探发现陕州区窑头村遗址是一处面积约7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它不仅与其东北部的王村西沟遗址相距甚近(两者相距400米),而且时代也相同,皆为仰韶至龙山时期。钻探发现围绕遗址的环形壕沟,全长约2430米,深8~10.6米,是目前豫西地区发现最长、最深的仰韶时期壕沟,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五、灵宝五帝遗址

确认五帝遗址主体遗存为仰韶时代中晚期,分布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合围区域呈不规则四边形。从遗址的规模看,五帝遗址在同时期应是该区域的一处大型遗址,是灵宝盆地东部的一处核心聚落。另发现一定数量遗迹,主要为灰坑,另外发现5处房址。

六、灵宝墙底遗址

确认墙底遗址主体遗存为庙底沟二期,这一时期遗存的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遗址呈东西向分布。

遗址主体遗迹以西部及中部较为丰富,东部略稀疏。具体而言,主要遗迹为灰坑,数量较多。另外发现近10处房址。房址面积不大,基本均在13~15平方米之间。

七、灵宝城烟遗址

发掘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以仰韶文化早期遗存为主,另有少量仰韶中晚期和二里头文化遗存。现已清理仰韶早期房址29座、墓葬48座、瓮棺葬96座、灰坑430多座、陶窑26座、壕沟3条等。

以往所见房址大都为半地穴式,这里出现了典型的地面建筑。独具特色的柱列式遗迹以前也甚为罕见,如确属高仓,则以其年代早、数量多而具重要价值。

八、灵宝底董遗址

发掘面积近1600平方米,发现遗迹较为丰富,有房址、陶窑、墓葬(包括瓮棺葬、灰坑葬、土坑葬等)、灰坑、灰沟和夯土类遗迹等。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以仰韶文化时期遗存为主,以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为最多。

底董遗址夯土类遗迹(包括柱础)的发现,表明中原地区先民在不晚于仰韶文化早期时即已掌握了夯土技术,为仰韶文化中晚期时成熟较为发达的夯筑、版筑建筑技术找到了源头,开创后世土木建筑技术的先河。(记者房琳闾斌通讯员牛万杰文图)

原标题:黄河文明之花盛开——三门峡仰韶文化考古新进展研讨会纪实

责任编辑:朱宝君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