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切换>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100平房子只得70平 网民吐槽公摊面积不合理

2018-08-04 09:37 | 河南广播电视台

核心提示:最近,一篇标题为《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公摊面积”是怎么来的?

最近,一篇标题为《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激起了很多网民的共鸣。文中称,提到公摊面积,几乎每个购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花了100平方米的钱,却只买到一个70平方米左右的房!开发商会称:购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潇湘晨报》等媒体近日纷纷刊文关注这篇文章反映的“公摊面积伤民”问题。在房价高企、调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既然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职能部门治理房地产行业乱象之时,能否回应公众关于公摊面积乱象的关切?

“公摊面积”是怎么来的?

据了解,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产权人共同所有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开始探索在福利分房之外其他的房地产供应模式,于是慢慢形成商品房制度,根据瞭望智库数据显示,1987年深圳从香港引进了土地招拍挂这个模式,1994年从香港引进楼花形成内地的房屋预售制度,根据瞭望智库的资料,“公摊面积”也可能是从香港引进的,因为香港在2013年之前销售房屋时采用的就是建筑面积计算方式。2013年,香港出台新政,结束了房屋销售的“建筑面积”时代。但是,这种已经被香港明令调整的“公摊面积”,却在内地延续使用至今。

“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坑”?

目前,“公摊面积”的计算一般都是各地自己决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很多不良开发商在计算公摊面积时不以公允规则来计价,而是有意无意地想方设法增加公摊面积,从而达到自己赚钱更多的目的。

虽然从房价的角度来说,用什么面积计算影响不大,但实际上,未来的费用差距却非常大。比如,北方地区的房子冬季往往都会收取供暖费,其收取标准就是按照房子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的,但是实际上大家真正能使用暖气的面积只有使用面积,这导致业主每个月都要为公摊面积的供暖费“买单”。此外,上海等房产税试点城市的房产税都是按照面积征收,如果国家开始征收房产税,就意味着业主要为很多不属于自己的面积付出额外的税收。

有人辩称,降低或取消公摊面积,可能会让开发商忽视公用设施部位建设、降低环境配套等公共公用设施质量,甚至进一步推高房价。对此,《新华每日电讯》刊文指出,国外成熟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开发商试图在压缩公摊面积后占购房者便宜,购房者肯定不会答应。为了生存和获利,开发商更理性的选择,是根据市场需要造出更好的房子。至于降低或取消公摊面积会推高“房价”之谈,更是危言耸听。因为压缩公摊面积或改成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造成的价格上涨,本身只是一个数字问题,并不会真正提高购房者负担,相反会降低购房者的未来资金压力。

网民吐槽“公摊面积”不合理

网民@江湖散人:公摊面积到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大了,特别是电梯楼。让人感觉很气愤又无奈。

网民@smilence:买了89平方米,公摊20平方米,心很痛。

网民@我就是那个律师:公摊面积是否合理,关系到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问题。相关部门应认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网民@随风:公摊面积没有标准,也没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这样只会让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人性。

网民@梧桐印象:应该取消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只是保护了开发商、物业公司的不正当利益。

网民@FeILo: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公摊面积本就是变相敲诈。

网民@全甄教:国家应该给岀强制性的标准,例如购买100平方米的房子不得少于96平方米。

新闻观察:革除公摊积弊亟不可待

据了解,直到今天,关于公摊都没有准确的说法和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行业人士的观察,现行国家标准中甚至还没有“公摊建筑面积”和“公摊系数”这两个术语,只有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一些文件里能见到。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公摊面积按理说是对建筑面积根据具体比例来分摊,换句话说,在得出具体的公摊面积时,需要对建筑面积有精准的掌握。而关于建筑面积测量的计算规定,只能在《测量规范》中找到,在《设计规范》中是没有的,换句话说,是在房子建好后,才能测量出,但是,公摊面积往往是在售房时就已经标出,购房者已为此买单。至于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估计只有开发商自己知道。

也正是由于相关规定的长期缺位,在逐利冲动下,从一开始便占据话语权的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可谓费尽各种心思。根据媒体的调查,近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攀升,部分开发商更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使之快速上涨并超过了30%,在山东某地甚至出现了50%的奇葩公摊。

公摊面积乱象,不仅让消费者承担了过高的购房成本,也会在物业费等其他支出中遭遇不公。当公摊面积问题成为积弊,尤其是已经越来越影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进入治理纠偏的视野。我们常说围观带来改变,当舆论和公众开始围观公摊面积问题,它应该有所改变。

作为一种行业规则,最重要的改变,要在合法性上打好补丁——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获取堂堂正正的法律身份,明确规则和各方权责,革除让人诟病的积弊。甚至可以审时度势地对“公摊”的合理性进行考量,探索出更符合现实需求,更科学合理的房屋面积计价方式,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霞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