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切换>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洛阳七旬退休教师痴迷看报“复印知识”送他人

2018-12-10 16:46 | 洛阳网-洛阳晚报

核心提示:王六松是洛阳晚报的忠实读者,他不仅自己订阅晚报,而且把有用的文章复印下来送给有需要的人。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送知识比送啥都强”。

七十七岁的王六松和他收集整理的《洛阳晚报》

“《洛阳晚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能够跟上时代发展,不跟社会脱节。”7日上午,家住老城区北大街一小区、77岁的王六松说。

王六松是晚报的忠实读者,他不仅自己订阅晚报,而且把有用的文章复印下来送给有需要的人。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送知识比送啥都强”。

他退休之后又打工,曾到路边店里蹭读晚报

2009年,从教师岗位退下来之后,王六松和老伴儿从伊滨区杨沟村来到洛阳老城区当地下车库管理员。尽管不再教书,但是王六松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别人见面打招呼都是“你好”“吃了吗”之类的,他见到熟人喜欢问“最近有啥重要新闻没有”。

王六松看过路边小店售卖的报纸,也曾专程走上几里路到九都路一家牛肉汤馆,要一碗最便宜的牛肉汤,然后把最近半个月的《洛阳晚报》翻阅一遍。他说,那家牛肉汤馆的老板人很好,老板留意到他爱看晚报,就把报纸提前收拾好,看到他进店就拿出来给他。

总蹭读别人家的报纸,王六松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当时他和老伴儿月工资加起来也不多,爱看报学习的他只好到别的地方蹭读。

他将晚报文章分类复印,送给有需要的人

2014年,王六松在工资上涨后立马订了一份全年的《洛阳晚报》。他说,当第一次从投递员手里接过带着油墨香味的报纸时,他激动得将当天的晚报看了又看。

王六松不仅爱读晚报,而且爱摘抄上面的好词句,遇到生僻字就抄下来查字典学习。在他的住处,记者看到光摘抄本就有厚厚一沓。他的老伴儿说,王六松买本子就跟学生买作业本似的,一买就是几十本。

此外,王六松将每天的《洛阳晚报》分门别类。记者看到,王六松的床头摆放着一个大纸箱,里面全是他装订好的晚报刊发的各种文章,有“文学类”“政治类” “教育类”“洛阳抗日战争集锦”“病理类”“百姓写手”等。

王六松说,因为教了大半辈子书,他对教育类新闻尤为关注,只要是《洛阳晚报》刊登的教育类新闻,他都会仔细阅读后再进行细分:小学、初中、高中的习题,学习方法、作文技巧……

接下来,王六松便开始另一项工作:复印之后送人。他说,自己的亲友、学生和邻居家都有孩子,晚报上这些文章很实用,对孩子们学习很有帮助,他把文章复印后,孩子们拿到手就能读,也不用再费事儿,“全都是好东西,送知识比送啥都强”。每年,王六松仅复印晚报文章就花费四五百元。

不管搬到哪里住,他都会一直订晚报

此外,王六松爱看晚报《百姓写手》版。他说,这个版上的文章充满生活气息,很接地气。他有空也想写一篇,当一回“百姓写手”。

王六松有个愿望,就是想把发生在洛阳的抗日故事系统地整理出来发表在《洛阳晚报》上。为此,他从2015年便开始行动,到杨沟村及附近村庄走访,通过当地90岁以上老人的追忆,收集当地的抗日故事。目前,这些故事几经修改,几近定稿,“如果能公开发表,也算是一种成就吧”。

过段时间,王六松和老伴儿就要搬到女儿家住了。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搬到哪里住,他都会把《洛阳晚报》一直订下去。(记者 山军伟 文/图)

责任编辑:李帅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