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切换>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这个春节,我和“非遗”有个约会

2019-02-18 10:27 | 洛阳网-洛阳晚报

核心提示:“万名学子冬读洛阳·‘非遗’大师精品文化课”大型公益体验活动正在进行,这一周,家长们热情高涨,带着孩子顶风冒雪,从各个城区赶来参加“非遗”体验课。

玩一把“文字游戏”

“万名学子冬读洛阳·‘非遗’大师精品文化课”大型公益体验活动正在进行,这一周,家长们热情高涨,带着孩子顶风冒雪,从各个城区赶来参加“非遗”体验课。记者两度去洛邑古城“探班”,所见所闻,令人兴奋。

1 “非遗”体验课,总有一堂适合你

这次“非遗”体验课,是2018洛阳冬季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的主体活动之一,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洛阳市教育局主办,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网承办,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支持,研学内容丰富:

拓片研学(天堂一楼遗址层)、国学体验(洛邑古城汉服馆)、扎染布艺(洛邑古城拙匠工坊)、制作皮雕手环(洛邑古城皮雕传习馆)、学做假海参(老洛阳水席大院)、制作叶脉画(洛邑古城叶雕工作室)、活字印刷(洛邑古城汝阳刘毛笔体验馆)、河洛大鼓(洛邑古城六千剧院)等,应有尽有。

我省、我市各个领域拔尖儿的“非遗”传承人,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

2月12日大清早,家住关林的小李就带着妹妹来上课了。小李是名大学生,放寒假回家过春节。因妹妹晕车,她便冒着寒风骑了一小时电动车,带妹妹来洛邑古城参加活动。

“昨天下午学做假海参,我们也参加了!”小李说,她妹妹对“非遗”体验课很感兴趣,能了解洛阳,能学到东西,当姐姐的辛苦一点儿接送也值得。

涧西区的吕雅雯今年8岁,排队等待上课时,她站在队伍的最前排,眼睛晶亮,迫不及待。

2 做女红,男生也可以

2月12日上午10点,二三十个孩子分成两组,在洛邑古绣馆学习缝香包,(左图)授课老师是洛绣名家、“非遗”传承人高源。

洛绣,指的是洛阳民间刺绣,乃传统刺绣工艺的一种,俗称“绣花”,针法活泼,图案秀丽,构图丰满,寓意吉祥,地方特色浓郁。

洛绣自古盛行,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针法、技法有几十种,绣品种类很多,戏服、台布、枕套乃至屏风、壁挂等均有。

高源一直致力于传播洛绣文化。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块布、一根针、一段丝线:“老师我5岁就学绣花了,你们也可以的,来,跟着老师,针往上走,小心别扎到旁边的人……”

吕雅雯是这堂课上表现最优秀的女学生。在高老师的指导下,她未借援力,独立缝制了一个饱满、漂亮的小香包。

男生们表现也不错,穿针引线,有模有样。

“有个男孩子,特别喜欢做女红,他来我这儿缝了好多香包,说要送给奶奶。”高源说,传承文化,不分男女,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多学习、多参与、多锻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既有趣又实用。

3 活字印刷,玩一把“文字游戏”

2月14日上午,因为洛城大雪未融,本该在室外进行的活字印刷体验课,临时挪到了汝阳刘毛笔体验馆进行。

汝阳刘毛笔传承人刘潇丹年轻靓丽,带徒弟的方式却很老练,不疾不徐,从容淡定。

她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勾起了大伙儿的好奇心。趁助教准备雕版铅字的工夫,她又举起毛笔,讲了何为毛笔的“四德”:“尖、圆、齐、健”,就如君子有“仁、义、礼、智”四德一般。

写字如做人,排版如布阵。“雕版的铅字是反的,要仔细辨认,挑出正确的字,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样才能排出一首诗。”刘潇丹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学得很认真。

有一组学生,拿到的任务是排出李白《静夜思》的版。孩子们一边分辨、挑选铅字,一边背诗。有个孩子兴奋地说:“比玩儿拼图游戏还有意思。”

刘潇丹不失时机地引导:“北宋的毕昇是个平凡的人,但他发明了伟大的活字印刷术,可见人的成就跟家庭出身没关系,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有所成。所以,大家要勤于观察身边的小事儿,勤思考,多动脑。将来你们长大了,推动人类的科技文明进一步发展。”

4 “非遗”活动常态化,请多支持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国内首家地市级“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少华介绍,该协会于2018年9月底成立,致力于保护、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宣传洛阳文化。

“这次‘非遗’体验课研学活动主要针对青少年,目的是想让下一代更多地了解传统优秀文化,对‘非遗’文化有更多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李少华透露,他们将把这样的活动常态化,步步推进,“每年举办多次”,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

“‘非遗’保护协会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担当,做一些实事,以更鲜活、直观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文化传承。”李少华说,“另外,我们也想通过这些活动,搭建政府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平台,给‘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让他们可以更自信、自由地传承‘非遗’文化。”(洛阳晚报记者 张丽娜 通讯员 刘宝文 文/图)

责任编辑:李帅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