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切换>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粽子飘香又端午 一叶一粽一乡情

2019-05-24 09:38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吃了这么多年粽子,你可知道为什么要在这天吃粽子?正纠结于做甜党还是做咸党的你,脑瓜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中学语文老师的身影。难道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所谓四季风物最紧要的不过一餐一饮,不同的时节,都有它专属的美食。刚过了小满,以食为天的中国人重又怀念起了被清亮碧绿粽叶包裹着的软糯清甜的粽子滋味。

吃了这么多年粽子,你可知道为什么要在这天吃粽子?正纠结于做甜党还是做咸党的你,脑瓜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中学语文老师的身影。难道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粽子源流考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远古的先民就会吃粽子了。那是几十万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先民们学会了用火。便用火烤、用灰煨兽肉吃。火煨兽肉容易沾满灰,吃起来很不适口,后来又逐渐发明了用植物的叶子将小块兽肉包裹起来再煨熟,这就是最原始的“肉粽”。约在距今10~1万年之间,先民学会了用水烹制食物。坑中放入水和包好的兽肉或果子,然后将烧红的石块投入坑中,直到食物煮熟,这便是最早的水煮粽子。

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前中国的北方学会种植黍。用茭白叶子包裹黍米,再用草灰拌水煮熟,这叫角黍。这是北方粽子的起源。几乎与北方学会种植黍的同时,长江流域学会了种植水稻。当时有一种做饭的方法,把大米放入竹简之中煮熟,这叫筒粽。这是南方粽子的起源。

可见,在远古时期,粽子曾经是先民的夏季主食之一。除了食用之外,粽子也用于祭祀。由于五谷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常常用来祭祀河神,如甲骨文中多处记载了殷商时期“求禾于河”。

又过了1000余年,到了屈原所在的战国时代,也继承了这项祭祀活动,屈原的《九歌·河伯》就是一篇祭歌。将装有稻米的的竹筒投入水中,正是楚人祭祀河神的古老活动之一。屈原本人也有可能吃过粽子,《离骚》中就有带疑似粽子的诗句:“巫威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椒糈”是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品,如果用竹筒煮了的话,那么这就是筒粽。

由此可知古人最初并不只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吃粽子也并非源于对屈原的纪念。

直到西晋,才完全把粽子和端午联系在一起。因为西晋末年爆发的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流落到江南的北方人举目有山川之异,心境一如郢都被秦人攻占后,东移和南迁的楚人。在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郢都后,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这与匈奴攻破西晋的国都长安后,那些以身殉国的将士的精神是一致的。同时,屈原的基本政治思想是:“对抗强秦,统一天下”,这和南渡的士人对抗五胡,收复北方故士的思想一致。东晋以后,才把粽子和屈原联系在了一起。解放后,端午节进入民间传统节日系统,2007年重新成为法定节日。从此,在端午这天吃粽子,成为中国人祈求丰收和寄托乡愁的特殊文化符号。

五月五 过端午

对于很多人来说,吃粽子有着捡拾乡愁,追忆童年的仪式感,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奶奶总是提前一两天就包好粽子。那时的粽子和现在的绝不相同,没有过多的配料,只有自家种的糯米和红枣。粽叶需要去大集购买,奶奶早早动身,街上会有新采的粽叶卖,沾带着水滴,散发出叶子的清香。仔细挑选一打粽叶,转过身又急忙回家包粽子。

包好粽子放到大铁锅里煮,煮得屋子里满满都是粽子的香味,大锅底下烧着柴火,水干了又加,反反复复,忙碌一个晚上,粽子煮好了,天也亮了。随手拿起一个刚煮好的粽子,紧密的粽叶也隔绝不了粽子的香气。剥开叶子,粽子黄得透亮,看不见一粒松散的米,它就是一个完美的粽子,那是童年里关于美味的最初体验。

粽香暖 乡情浓

想要找寻这抹记忆深处的粽香,简单、天然的食材和工艺是最佳的媒介。福晶园今年推出的槲叶粽、艾草菠萝粽,相信会让您口齿间久已生疏的童年滋味重又氤氲浓郁起来。

槲叶是一种乔木叶子,槲叶成熟时,具有浓郁的香气,用槲叶包粽子的风俗已久,早在唐代,诗人温庭筠在他的《商山早行》诗中,就有“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雅句。

艾草菠萝粽,是在糯米中混入少许艾草叶碎片,蒸至半熟,再将粽叶撕掉,将一片片艾草黏在粽子上,继续清蒸至全熟。配上菠萝馅,做好的艾草粽子从内到外都透着浓郁的艾草味儿,令人唇齿留香。

而如果想要尝点不一样的,感受下粽子的“时尚范”,三色鸽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年他们准备了泡椒牛肉粽、叉烧燕麦粽、桂花白玉粽、紫米栗蓉粽、龙井茶香粽等多品种粽子来款待四方食客。感兴趣的老饕们可到郑州各大门店试吃试尝。

今年的粽香会如期飘荡在六月的上空,不管你身在何方,或是工作有多忙,端午节都不要忘记吃粽子和给远方的家人通个电话,聊聊近况。这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民族无法割舍的温馨。(刘远)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赵亮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