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切换>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漯河一乡村小学:两个年级两个老师

核心提示:坡孙小学,学校只有两名教师,40岁的孙领军和39岁刘轶锋。他俩在坡孙小学坚守着,谱写着无私奉献的生命赞歌。

 

孙领军给孩子们上课。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进程中,一批又一批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断涌现。他们勤勤恳恳,用智慧和爱心引导学生打开知识之门。是他们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托起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强国先重教,重教须尊师。在教师节来临之前,本报记者走进校园,记录了几位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以此致敬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一人一个年级 都是“全科教师”

坡孙小学,在一个800多口人的偏远小村——临颍县王岗镇坡孙村。学校距离漯河市区52公里,到临颍县城也有20多公里。

学校只有两名教师,40岁的孙领军和39岁刘轶锋。他俩在坡孙小学坚守着,谱写着无私奉献的生命赞歌。

9月7日,记者驱车来到坡孙小学,了解他俩的工作和生活。

多年如一日 教书育人

王岗镇在临颍县东部,坡孙村则在王岗镇东北角,东边就是许昌市鄢陵县。

走进坡孙小学,记者见大门两边的墙上,挂着安全教育板面。学校有个水泥操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立着两个标准篮球架。操场四周是垂柳、百日红等花草树木。

“这个学校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在村里热心人的支持帮助下,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校长孙领军告诉记者,1998年从师范毕业后,他来到学校当老师。

“目前,学校共有15名学生,一年级8名、二年级7名,都是本村的。”孙领军带着记者参观校园。

在教学楼楼梯间,记者看到一个生满铁锈的大铃铛。“这个铃铛是为停电准备的。”孙领军说。

教学楼二楼一间教室里,一名老师正在给8个孩子上语文课。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丝毫没有注意到外面的记者。

“这是刘轶锋老师,2000年来学校教学。”孙领军说,他们俩都是坡孙村人。

6门功课 一门也不少

学生人不多,但功课一门也不少。

教室门口墙上,贴着课程表,上面写着周一到周五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还有音乐、写字、美术和品德,总共6门功课。

课程表下面是一张作息时间表,上午7点50分预备,早读8点到8点半,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

两个年级两名老师,孙领军和刘轶锋自然而然就成了“全科教师”,既教语文、数学,还教音乐、美术等。

“2011年之前学生还比较多,近些年学生少了。我们学校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孩子们上三年级要去离我们村8里地的腾寺村小学。”孙领军说,“我和刘轶锋一人教一个年级。这些孩子都是我们村的孩子。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他们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

孙领军说,虽然学生少,但是在课程安排、安全教育等方面,他们没有丝毫“偷工减料”,一点也不懈怠。

下课时间到了,刘轶锋从教室里走了出来。

“刚上完语文课,下一节是思想品德。”刘轶锋弹了一下身上的粉笔屑。

“每天我和孙校长早上7点就来到学校,先把校园的卫生打扫一遍。每隔两个月,我俩还修剪一次学校的花草、树枝。”刘轶锋说,孙领军的职务比他多,还是教导主任、卫生管理员。

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都是坡孙村人、一起工作18年,孙领军和刘轶锋在工作中早已形成了默契。“看到孙校长事情多,我就多揽点学校里的杂活。”刘轶锋说,近段时间,学校厕所和操场的卫生都是他打扫的。

“坡孙小学是我的母校,又是自己村里的小学,我想为自己家乡做点贡献。”孙领军告诉记者。

下午3点30分,大课间时间到了。15名学生来到操场上,有的荡秋千,有的打篮球。

5分钟后,刘轶锋吹响口哨,15名学生快速地站成一排。随后,刘轶锋带着他们练习投篮。有的时候,他俩还带孩子们打乒乓球。

“我以前在外地上大学,毕业后考进了村小学。18年过去了,我和小学、村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刘轶锋告诉记者。

“两位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他们。”二年级学生刘甲业说。

坡孙村老党员刘学根说:“这两名老师真的很不容易,他俩为我们村做了大贡献!几年前,他俩有机会去其他地方工作,但是他俩都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了下来。”(记者 张晓甫 杨光)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宁佳慧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