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每个月都盼着发工资,发了工资就可以赶紧还房贷,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本来工资也不低,交完了房贷就剩不下几个钱了。特别是在房价偏高的一二线城市,有的年轻人不只要还月供,还要想着什么时候能把欠亲戚朋友的钱也还上。即便是选择租房,一些年轻人也不得不面对房租随时会涨的思想压力。
无论是刚需贷款买房,还是按时给房东交房租,在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中,有相当数量的收入和存款用于按揭或者交房租。一旦用于购房、租房的钱多了,自然会使得用于其他方面生活消费变少,甚至不得不减少其他消费。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房价过高、房租上涨过快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相关问题值得关注。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才算得上安居乐业。因此,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就靠一家三代齐上阵,贷款购买一套房。在这种情况下,全家人在一定时间内,可用于改善生活水平的其他大宗消费基本无从谈起。
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国人热衷买房还与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不完善有一定关系。买房和租房都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方式,但数据显示,我国首次置业的年龄比有些发达国家早10岁左右。这是因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还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租房总给人以不安定感,不知道什么时候房东就要涨价或要求搬家。如果租房市场足够完善,租赁关系足够稳定,房租和房价不至于上涨太快,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租房,那些本来拿去购房的钱便可以用于生活消费。
很多刚需人群急急忙忙买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价上涨过快,人们对房价长期保持上涨预期,认为房价总是要涨的。所以,如果有关政策举措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避免房价大起大落,去除其中的投机投资成分,回归房子的居住功能,老百姓也会对买房保持理性。
眼下,更多的租客是年轻群体,尽管生活成本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拼搏的斗志,但总体而言,房租过快上涨,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生活减少消费,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因无力购房而陷入消沉。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一座城市因为高房价、高租金挤走了大量优秀的年轻人,久而久之,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
警惕房价过高、房租上涨过快等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问题,根本上还是要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有了稳定的租赁关系,有了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在购房政策上的倾斜,有了对住房保有环节的制约从而减少投机行为……相信随着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人们的居住观念会更加理性,消费动力也会更加健康可持续。(亢舒)
(原题为《警惕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