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席德聪:一言一诺总关情

2021-01-26 09:34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从1990年在乡镇分管信访工作算起,他与信访结缘了30个年头。30年来,他38次受到县级表彰,26次受到市级表彰,8次受到省级表彰,3次被省、市人民政府记功;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获得河南省先进工作者、西华县委“功臣”人物等殊荣。他就是西华县政府党组成员、信访局局长席德聪。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从1990年在乡镇分管信访工作算起,他与信访结缘了30个年头。30年来,他38次受到县级表彰,26次受到市级表彰,8次受到省级表彰,3次被省、市人民政府记功;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获得河南省先进工作者、西华县委“功臣”人物等殊荣。他就是西华县政府党组成员、信访局局长席德聪。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知道老百姓不容易,答应过的事儿,一定要办到;承诺过的事儿一定要兑现!”在席德聪的办公柜里,摆放着18本工作日志,时间跨度贯穿了他担任信访局局长、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的每一个与群众打交道的或平凡或热闹、或岁月静好或扣人心弦的点点滴滴。“有困难找席部长”也成了西华县信访群众的口头禅。为了不忘群众的每一个期望和诉求,席德聪逼迫自己养成了记工作日志的习惯,他把每天群众工作的大事小情和心里感想都写进日志。每一本日记都是一本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心路历程。18年,6570个日日夜夜;18本,90余万字,见证了他担任信访局局长、群众工作部部长18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他以自己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行动,为了党的信访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莫道信访琐碎事,桩桩件件总关情。30年来,席德聪接待过上万名信访群众,一张和蔼的笑脸,一杯温暖的清茶,一句贴心的话语,一段临别的送行,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工作标配。“上访群众85%的诉求都是合理的,是能解决的;老百姓是朴实的,只要对他一点点好,他就很容易满足!对待上访群众要有耐心、恒心和责任心,把信访人当朋友当家人去对待,不能动不动都给上访群众贴上‘刁民’和‘难缠户’的标签……”在全县信访工作大会上,席德聪多次灌输这样的换位思考和以老百姓为中心的信访工作理念。那是2003年一个雨后的早上,他刚到办公室还没有坐稳,老信访户赵玉花夫妇推门而入。让座、倒水、递烟,赵玉花开始讲述自己的遭遇。说到动情处,赵玉花嚎啕大哭,拉着赵玉花的手认真倾听的席德聪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不时递上纸巾……时间一分一秒地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4个多小时,眼看时间已近下午1点钟,他便安排工作人员点外卖留赵玉花夫妇一块儿吃饭。话没落音,夫妻二人“扑通”一下跪在他面前,怎么拉也不起来……“席部长,你真是个好人!没有人听完过俺讲的全部遭遇,你是第一个,都是‘知道了,回去吧’应付俺,俺给你磕头了!……”这一跪,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经过8次入村走访,数次与镇村两委、公安局等部门协调推进,赵玉花非常满意,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从此,再也见不到她在信访接待门前逗留的身影了,昔日的“信访刁”变成了“精细人”。后来,赵玉花还专门给席德聪送来亲手榨制的芝麻叶、亲手缝制的小孩虎头鞋等表达感激。消息不胫而走,一时在全县传为佳话。

一诺重千钧,事事总关情。“只要用热心接待上访群众,用耐心听取百姓诉求,用诚心解决各种问题,遇到阻力有决心化解社会矛盾,对一时难以解决的保持恒心,我相信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信访事项!”在长期的信访工作实践中,席德聪提炼总结了“五心”工作精神。田口乡上访群众张银平,丈夫是一名兽医。2013年春节后,丈夫在外出行医途中被摩托车撞击当场死亡,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伤心过度的张银平不能接受现实住进了医院。出院后的她认为不是车祸而是人为,便开始了上访之路。席德聪了解情况后,当即承诺一个星期给她处理结果。承诺时限马上就到的第七天晚上,寒风料峭,雨雪交加,满眼失望的张银平看到了席德聪一脚水一脚泥地走进了她的家门……“承诺的事必须去。”席德聪用行动换信任,诠释了“一诺千金”,打开了张银平的“心结”。“只要是你处理的,俺都接受,俺信你。”张银平泪眼婆娑满脸动容地说。30年来,席德聪凡承诺必践诺,走遍了西华县22个乡镇的451个村居,为400多户困难上访群众解决了生活救助,为数千名困难职工解决了城镇低保,为16户孤儿和孤寡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他本人先后供养了6名因访学业生活无着落的困难儿童,如今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读了研究生,提起这几个孩子他很欣慰。

不畏难、善破难,敢碰硬、善碰硬是席德聪的性格特点。“我叫席德聪,县信访局局长,电话是……有问题找我要结果。”在群体性信访事项中,席德聪勇于承诺,敢于担当。 2014年秋天,逍遥镇发生一起因门面房出租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于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造成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在镇政府聚集,少数人还鼓动要堵塞公路和越级上访。接到求援的席德聪风风火火赶到现场后,只见七八个信访人正在推搡一名做群众工作的镇干部,他赶忙上前,“救”下了那名干部。他果断地说:“我是县信访局长,有啥事找我”。但这时混乱中又有一名群众被推倒,为防止这名群众被踩伤,他奋不顾身地冲进人群,拼命地把这名群众从地上拉起来,并把这名群众的头紧紧地护在自己怀里,由于用力过猛还未痊愈的手术刀口被撕裂,鼓起了大包,疼得他脸色苍白……轻伤不下火线,席德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疼痛至极时就半蹲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三天两夜的奋战,事件终于得以圆满解决。这时,身心极度疲惫加之伤口疼痛的他一下子晕倒了,还是一名当事人掏出速效救心丸,才让他有所缓解,到医院妻子见到他哭着说“你是不要命了”。

“信访工作虽然很难、很苦、很累,但我为献身信访事业感到欣慰和满足,因为上访群众多是弱势群体,只是想反映问题、表达一种诉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席德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4年秋,红花集镇因残疾人补助待遇落实问题引发全县200多名残疾人围堵镇政府,砸坏了所有门窗和办公设备,引起中残联高度关注,要求及时妥善处置并回复结果。受县委委派,席德聪带领法院、检察院、人大和纪委等单位20名办案人员,先后走访残疾家庭200余户,调查询问笔录1300余份,查清了残疾群众反映的22个问题,最终6名涉嫌违法人员受到了处罚,残疾人的诉求得到圆满解决,给中残联一个满意答复,群众敲锣打鼓表示感谢。

多年劳累,饮食无规律,工作“连轴转”,2013年,席德聪查出直肠癌,一下子病倒了。当年1月和2015年4月,他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的他一直没有耽误工作,在信访件上签署处理意见,经常打电话给同事过问大接访的有关情况,安排人春节前到困难信访人家里慰问……他抱着自己“疾病像弹簧,你强它就攘”的歪理,顾不上医生的劝阻,提前出院,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我只能用繁忙来冲淡病情带来的病痛折磨!”一次次的放疗、化疗,使得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了解和不了解的人都知道,不论在什么场合,他都是“包”不离身,谁也不知道那个鼓囊囊的神秘手提包里,除了学习材料外,其他的都是他个人必备的医护医疗用品,比如造瘘袋、止疼药、灌肠管、针管、纱布、短裤等,以便随时处理造瘘袋引起的诸多不便和手术后遗症。


“咱是信访干部,危急时刻,就得往前冲。”2013年10月30日,刚动过手术的席德聪正在医院打点滴。“因贾鲁河滩涂地承包,扶沟与咱县两村群众有可能发生群体性械斗”,县信访局干部报告说。访情就是命令。席德聪来不及多想,拔掉针管,披上衣服,立即到达现场。面对贾鲁河两岸针锋相对、情绪几度失控的群众,他强忍着术后伤口的疼痛,径直趟过贾鲁河,齐腰深的河水寒意逼人,他毫不畏惧,一往无前地趟了过去。到对岸后,一名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前抓住他不放,“你是来干啥的?”言语中充满挑衅。“我是西华县信访局局长席德聪,今天的事我负责……”沉着、从容、冷静、镇定,四目相对,镇住了挑衅者。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现场拿出了两地群众认可的处理方案,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忍着病痛站立了近10个小时的他,此时浑身已被河水、汗水浸透,不停颤抖,不得已再次住进了医院。“信访工作就是化解群众怨气的前哨,我愿以一个党员的忠诚喜欢它,爱它,愿为它付出一切,甚至我的生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席德聪用舍己忘我、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西华县信访工作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30年来,西华县信访总量连续10年保持下降态势,14次被省、市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县,特别是2019年,被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多次在省市信访会议、培训班上介绍经验,数十个市、县信访局到西华观摩学习“取经”。“信访工作就是我的事业,我不仅要守好它,还要把它打造成党放心、群众满意的事业”。2003年3月,刚刚接任西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局长的席德聪,在全局第一次班子会上就提出了 “各项工作每年都要争先创优,只要第一,第二就是失败”的理念,向县委立下军令状,并实现了次年扭转落后局面。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建立起了信访评估制度、矛盾排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稳定发展周例会制度、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机制等。今年,西华县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又一次对“零访村”“无访村”创建大胆创新探索……

然而谁也不知道,在工作上尽心尽责、满腔热忱的席德聪,面对家人,却有着说不尽的愧疚。“连俺妈最后一面都没见上,成为我一辈子的愧疚!”说起这件事,席德聪满脸泪水。那是2017年7月11日上午,当时他正在处理艾岗乡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死2伤,3个家庭的孩子抱着遗像在马路上哭成一团,他也哭得泣不成声。这时他接到弟弟的电话说母亲病重,此情此景,他眼含热泪一边在电话中嘱咐弟弟“照顾好母亲,忙完就回去!”,一边走进人群中间,在一片片哭声骂声、一阵阵推搡中,苦口婆心反复做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当晚8时许,当他送走完死者家属,匆匆赶到太康县人民医院时,母亲已在病床上停止了呼吸。“我是家中老大,家里大事都是我拿主意,我不在,弟弟妹妹们就没了主心骨!”他言语哽咽地说,自己当时完全可以请假回去,协调各方资源给母亲看病,但最终他选择了去帮助他人的家庭。30年来,席德聪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子女从小学到大学他很少去过学校,全由妻子一人承担,结婚30多年陪妻子逛商店的次数不超过5次,88岁的老父亲身患前列腺癌小便失禁多年,他只能抽出节假日去照顾一下,其余时间全部托付给弟弟妹妹照顾……一提起这些,他就忍不住掉泪。席德聪说,这些年来,为人子,未能对父母尽孝;为人父,未能对儿子尽责;为人夫,未能对妻子尽情。他说,有时候想想这些,真想躲在屋子里大哭一场。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面面普通的锦旗,一声声由衷的赞许,彰显了一个普通党员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的情怀,展示了一名信访干部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操。“德聪同志政治素质过硬,品德好,修为好,心地善良,把全县信访工作交给他,我非常放心、非常满意!”“面对群众他秉持真心、诚心、爱心、热心和决心,自觉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信访工作当家业,他是全县人民学习的楷模!”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对席德聪给予高度评价。

(中共周口市委网信办供稿)

责任编辑:郑佩敏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