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上海战“疫”中的周口力量

核心提示:在上海最困难的时刻,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这当中,有不少暖心故事在互联网上被悄悄转发,让人泪目。这些故事的背后,有不知姓名的普通人,也有来自我们身边的“周口力量”。

上海,正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大考”。

在上海最困难的时刻,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这当中,有不少暖心故事在互联网上被悄悄转发,让人泪目。这些故事的背后,有不知姓名的普通人,也有来自我们身边的“周口力量”。他们是普通的“大白”志愿者,是奔波“疫”线的货车司机,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种种爱意因疫情而被放大,给这个春天带去了阳光和力量。

逆行“疫”线:周口小伙儿体悟“人民万岁”

防疫消杀、协助核酸筛查、做好民生服务、关爱特殊人群……在上海战“疫”的关键时刻,广大志愿者与“大白”并肩作战。来自周口市沈丘县的25岁小伙子张肥豆就在其中。

张肥豆之前是做酒店管理工作的,今年3月初,从老家来到上海,准备找份工作,没想到碰到了疫情。3月27日上午,他走在浦东街头,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预感战“疫”形势严峻了,自己也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主动询问一名正在进行消杀作业的“大白”,并表达了想加入他们的意愿。

简单培训后,自3月28日开始,张肥豆便加入“大白”队伍,成了一名志愿者。“我们每天背着30多公斤重的设备及消毒液,连续负重爬近万阶楼梯,不少队员的脚底磨出了水泡,十分辛苦。”张肥豆说,没有当成兵是他的遗憾,但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勇往直前。

4月6日,正在值勤的张肥豆看到了来自河南支援上海的医护人员正在一个小区做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便兴奋地用家乡话打起了招呼:“老乡,你们辛苦了,我是河南周口的!”医护人员听到熟悉的乡音,纷纷做出“胜利”的手势。

20多天来,张肥豆最难忘的就是,在穿着“大白服”通宵守在小区门口的那些日子里,小区居民用不同方式向他表达着感激之情。一声声“谢谢你”“辛苦了”,让他倍感温暖。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一些业主送来了可乐和面包,成了他的美味“加班餐”。在一个停电的晚上,居民纷纷打着手电筒向“大白”挥手。当“光”亮起来的那一刻,张肥豆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那么值得。

有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如今,张肥豆把自己的微信封面换成了“人民万岁”四个字。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如果祖国有需要,他依然会义无反顾,“逆风前行”!

脱下戎装:周口表兄弟“疫”线比拼

在上海,于亚军所在的街道社区也出现了阳性封控小区。于是,街道召集一批志愿者,奔赴基层社区。

3月28日,于亚军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毅然进入封控小区。实际上,他3月中旬就做好了当志愿者的准备,随时等待召唤。

于亚军是一名退伍军人,2007年从周口市沈丘县入伍,在解放军某部服役两年。几年前,于亚军到上海成了一名货车驾驶员。20多天来,他奔波在防疫一线从未间断。“看到熟悉的、不熟悉的那些居委会干部,个个满脸疲惫、声音嘶哑。”于亚军说,“穿上防护服投入到小区的疫情防控、居民服务工作,可以从早上五六点一直忙到晚上十来点。”实际上,于亚军的工作是连轴转的,需要操心大量琐碎事务,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距离于亚军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他的表哥郑磊也正奋战在抗疫一线。郑磊在部队服役12年,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后于2020年到上海创业。疫情暴发后,他以一名退伍老兵的身份报名成为志愿者,从协助抗原检测筛查、送菜上门到环境消杀,和其他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接力,只为守“沪”安宁。

烈日下,穿着防护服的于亚军喘着粗气,汗水湿透衣衫,但他从未说要歇一歇。即便面对个别居民的抱怨,他也是一笑而过。志愿者互相打气道:“谁关那么久,脾气都会变差,我们就多包容他们偶尔的坏脾气吧。”

“这里也是‘战场’,我们一起守住社区这道防线!”于亚军和郑磊既是兄弟又是战友,他们发扬军队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戎装虽卸、初心依然”的忠诚与担当。

在沪司机:昼夜运送“不打烊”

在上海宝山区、黄浦新区沿海的码头附近,有很多货车挂着河南牌照,司机大多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其实,他们十有八九来自周口。相关数据显示,在上海码头从事物流行业的周口人达20多万。疫情当前,周口货车司机绝不会袖手旁观。

荣师傅持有货车通行证,从事抗疫物资及捐赠物资配送工作,为特殊人群送防疫物资,为市民送生活物资,并随时接受紧急调度。最近一周,他和同事已向上海养老院等多个社区和机构配送物资超过30万件,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荣师傅名叫荣金光,来自周口项城,不到20岁就跟着家里人开货车,多年前来到上海谋生。前年,他买了一辆集装箱式货车,靠着手机上的接单平台及积累的人脉自己创业。

3月5日是荣师傅最后一次回家。“开始小区还让正常进出,后来只让进不让出,我就不回去了。车里洗漱用品、衣物、被褥都有。”荣师傅决定住在车里, 这一住就一个多月。

刚开始,每日忙于运输,关于疫情的新闻荣师傅无暇顾及。常去的餐馆关了门,送货时须穿上防护服,出行需要查验通行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安静,这些让荣师傅感到疫情防控措施收紧。

随着疫情变化,荣师傅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车上的货物变成一车又一车的物资。

由于要遵守防疫政策,荣师傅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个人装货卸货。随着气温升高,他的身体有点吃不消。“防护服很厚,现在天气热了,穿在身上很闷。”荣师傅说。

荣师傅多次参与“助老专车”的物资运送工作,将生活必需品送到多个养老院和社区。菜鸟上海“助老专车”工作人员马刘洁因工作原因,常常和荣师傅线上沟通。她说,荣师傅为人踏实,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完成。上海现在很多物流人和荣师傅一样,没日没夜工作,除了运送物资,其他的事情都顾不上。

“作为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的周口人,我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希望上海的疫情早日结束。”荣师傅说。

方舱医院:志愿者向险而行守“沪”安宁

疫情防控期间,方舱医院是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在上海,有这么一群周口籍务工人员,主动申请到方舱医院参加志愿服务,义无反顾地冲到防疫第一线。

因害怕家人担心,听说家乡记者要采访时,他们表示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并一再表示“去方舱医院当志愿者是自愿的,是为上海第二故乡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方舱医院志愿者最辛苦的是“24小时在线”“使命必达”。每天上午和下午,志愿者都要进入隔离人员的房间进行体温检测。如果没有新收的隔离人员,志愿者就做好每日体温检测、隔离人员核酸检测记录、垃圾清运、消毒消杀等工作。如果晚上有新收的隔离人员,那接车、隔离人员信息登记、房间入住、物资发放、消毒消杀,一整套流程下来天都亮了。而晚上接收新的隔离人员,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一位周口籍志愿者告诉记者:“虽然岗位是明确到个人的,但更多时候大家是互相帮助。人手不够的时候,青年党员、退役军人总是抢下任务,在这里,无论是隔离人员还是志愿者,大家都是一家人。”

疫情终将散,春来花自开。相信上海一定能够扛过这场“倒春寒”,让那个繁华、美丽的都市重新绽放!

全国人民都在为上海加油,上海也在继续奋战……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郑佩敏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