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小延安” 竹沟:星星之火在这里燎原

2021-03-30 11:48 | 天中晚报

核心提示:2021年3月22日,“不忘初心 寻访红色足迹”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在被誉为“小延安”的革命圣地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举行。

采访团记者在竹沟采访 郭建光 摄

2021年3月22日,“不忘初心 寻访红色足迹”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在被誉为“小延安”的革命圣地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举行。之所以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媒体聚焦革命圣地确山竹沟,是因为这里在特殊年代曾经发生的革命故事足以值得后人永远铭记。采访团一行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来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探访鄂豫边军事会议旧址,聆听当地百姓讲述革命前辈的感人故事,用手中的笔书写红色故事,用镜头对准被采访的人物与遗迹,用新媒体手段把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发生的革命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驻马店,感知这片土地上硝烟散去后经过几代人默默耕耘、奋起直追,书写在大地上的创业故事与脱贫励志典型。确山一地采访结束,很多记者感叹: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星星之火在这里燎原

驻马店全境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确山竹沟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革命先辈。确山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乡,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确山暴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抗战时期,竹沟是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是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重要发祥地。

竹沟革命纪念馆 李璞 摄

竹沟革命纪念馆如磁铁般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参观,讲解员专业的讲解,令一件件革命文物鲜活起来,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现在大家眼前。

竹沟还是一片散发着古老文明之光的地方。竹沟遗址位于确山县竹沟镇西寨门西约300米处,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里出土的灰陶、夹沙红陶、黑陶、彩陶、石镰、石斧、陶纺轮等器物为豫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1926年,竹沟就建立了党组织。1927年4月,为迎接北伐军进入河南,遵照周恩来关于在有条件的地方适时举行武装暴动以策应北伐军的指示,共产党员马尚德(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张家铎等领导确山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首次解放确山县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竹沟革命纪念馆内雕塑 郭建光 摄

1938年2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派彭雪枫到竹沟全面主持工作。彭雪枫在竹沟创办了延安“抗大”式军政教导大队,还在竹沟创建了“民族抗日宣传队”,创刊发行了《拂晓报》。这份油印小报在中原大地、洪泽湖畔广为传播,对全面抗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鼓舞和激励作用。

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并相继建立了竹沟地委和竹沟县委。同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

“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刘少奇化名)同志到竹沟,妙计定中原。”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离开延安,途经西安、渑池、洛阳、南阳、泌阳等地,于1939年1月28日来到了竹沟。他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在抵达竹沟后修订完成的。中原局很快打开敌后抗日斗争新局面,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

在竹沟革命纪念馆北,有一处砖窑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鄂边军事会议旧址。1939年1月,李先念、周志坚、王老汉(王国华)等就是在砖窑洞内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的。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复印件 郭建光 摄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部从竹沟南下,发展壮大成为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时期,我党在这里开办了一系列的训练班和学习班,竹沟是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重要发祥地,还为新四军三师、七师培训了部分骨干力量。

1938年3月至1939年11月,竹沟先后向敌后出兵17批4800余人。据统计,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80多位省部级干部、100多位将军在竹沟工作战斗过。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动势力以重兵突袭竹沟,我军民奋起反击,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敌人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惨杀我抗日军民2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竹沟惨案”。此后,竹沟地区军民在我党领导下,继续顽强地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6年,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始建。1957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写馆名。1958年正式开馆。

鄂豫边军事会议旧址 郭建光 摄

1986年10月,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火红石榴映射鱼水情

刘少奇办公室旧址门前有一棵石榴树,是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们怀着特殊感情必去参观的一棵富有象征意义的石榴树,这棵石榴树上了驻马店名木重点保护名录,它是刘少奇1939年来竹沟后栽下的。“竹沟惨案”时,反动官兵听说这棵石榴树是共产党的大官栽的,就连根拔起。敌人走后,竹沟百姓又偷偷把石榴树栽回原处。

刘少奇办公室旧址 李璞 摄

1966年,刘少奇遭受迫害,这棵无辜的石榴树也被连根拔起,被造反派抬着游街,竹沟镇的张金明老人,冒着危险,偷偷在石榴树根上掰下一条根苗,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1978年,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重新修复,张金明老人把院子里的石榴树又移栽到当年刘少奇栽种的老地方。

1998年,在纪念刘少奇100周年诞辰暨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60周年之际,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前来参观。当讲解员讲完刘少奇与石榴树的故事后,王光美急切地问:“那位同志在不?”当了解到张金明老人的家就在附近后,王光美说:“快把他请来,我要当面向他表示感谢。”很快张金明被请来。王光美上前拉着他的双手表达谢意。

一棵石榴树的故事,是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折射出一种竹沟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竹沟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刘少奇曾说过:“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从此,竹沟“小延安”美名传遍天下。(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原载于2021年3月24日《天中晚报》3版)

责任编辑:郑佩敏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